-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贝克特戏剧《终局》中的荒诞主义思想.doc
浅析贝克特戏剧《终局》中的荒诞主义思想
摘要:1956年,50岁的贝克特在创作了《等待戈多》之后,又用法语创作了一部力作《终局》。这是贝克特本人最为钟爱的作品,却是遭受冷遇较多的作品。《终局》与《等待戈多》等作品相似,都是通过简约的人物设置,彼此间偶尔的冲撞及低语,人与人之间麻木又无助的依赖,传递出入内心深深的孤独与困境。本文旨在结合荒诞剧的特点来解读贝克特的戏剧《终局》,归纳其写作特点并挖掘其深层的含义。
关键词:贝克特;终局;荒诞主义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20-01
一、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剧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尤内斯库、贝克特等人剧作的主题,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他们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他们要表现的是“原子时代的失去理性的宇宙”。在他们的剧作中,在戏剧发展过程中,明确的时间和地点均被抽掉,行动被压缩到最小极限,甚至行动不复存在。他们用抽象的、还原到人的原型的形象去代替人物性格的描绘与概括。他们笔下的人物往往没有固定的姓名,而是用教授、女生、房客、女仆,甚至可以用字母做标志。语言不再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他们借助语言本身的空洞无物,以显示存在的空虚;他们以既不联贯又毫无意义的语言、词句的多次重复或语音的反复再现,去夸大语言的机械表象,用滑稽可笑、荒谬绝伦的语言体现人生的荒诞性。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主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美好的日子》,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塔拉纳教授》,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热内的《女仆》、《阳台》、《黑人》等。
二、《终局》的写作特点
孤独、寂寞就像一块怎么也挥之不去的乌云, 笼罩着贝克特的全部作品。这种凄惨孤独的场景在贝克特的剧作《终局》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在一间空荡荡的、只在高墙上开了两个小窗户的房间里,双目失明的哈姆瘫痪在轮椅上, 他的双亲早年在骑双人自行车时出了车祸, 摔断了双腿, 现在只能呆在墙边的两只垃圾桶里, 屋里唯一能行走的仆人克洛夫却不能坐下来。剧中, 哈姆是主人, 他自私自利、专横武断、贪图享受; 克洛夫是他的仆人, 对哈姆充满仇恨, 一直想要离开这儿。但如果他决然离去, 哈姆就必死无疑, 因为克洛夫是唯一能够伺候他的人。但是克洛夫却始终没有离开, 因为外面的世界已经没有生命了, 如果他离开, 等待他的也是死亡。《终局》中的这四个濒临死亡的人就这样苟延残喘, 为过去的事情争吵着, 发泄着彼此间的怨恨。最后, 克洛夫终于下决心要离开这生不如死的坟墓, 他穿戴整齐, 打开关闭已久的房门, 然后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听着哈姆的长篇大论。直到大幕落下, 他还在那儿, 进行着最后的抉择。当世界已然死亡, 新生活显露曙光, 这些浑陷绝境中的畸零人, 能否冲破茧缚, 走出终局, 剧作给观众留下回味与遐想。
三、《终局》的深层含义
二战造成了人们的恐慌, 在人们的心灵上留下了长久的阴影, 人类一时间迷失了方向, 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怀疑。他们怀疑社会是否真的在进步, 怀疑世界上有没有可信的领导或权威。因此,人们在混乱的战后生活中手足无措, 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他们的生活。正如象棋游戏中的终局阶段, 此时已经是一种僵局状态, 身处其中的人们陷入了绝境。因为结局早已经注定, 不论是放弃还是继续游戏, 结果都将是一样的。即使选择继续游戏, 唯一的区别就是时间的延迟, 延迟了那个无可避免的结局。所以,这部戏剧的题目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无助和窘迫。然而, 事实上人们所面临的是关于生存的问题。经过了无数次梦魇般的战争和动乱, 人们要做的抉择却始终未变――死亡或生存。
其实, 这部戏剧到最后也未能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答案, 甚至剧中的四个人物也无一个做出他的最终选择。例如, 剧中人克劳夫虽然多次声称他将要离开, 可他却始终未能迈出门去, 在戏剧的结尾他仍然守在门旁, 谁也无法确信他是否真的要离开。《终局》的开始和结尾似乎没有多少变化, 唯一的区别只是戏剧最终将这个生存的问题带给了观众。
《终局》中的结局是指死亡, 那么其中的人物便是在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他们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们对死亡感到迷惑和恐惧。《终局》所表现的是人在寻求生存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