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壳及工艺图案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贝壳及工艺图案设计.doc

浅析贝壳及工艺图案设计   摘要:贝壳雕刻的艺术特色是因材取形,光彩绚丽,工艺精巧。天然贝壳独特的螺旋形状,外表和内层的纹理、色彩和光泽,为贝壳雕刻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贝壳以其特有的纹,形,色等自然美,在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得以广泛运用。   关键字:贝壳 雕刻工艺 图案设计 用途   中图分类号:TS9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一、贝壳的主要成份和结构      贝壳(bei ke)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称为贝壳。贝类的特点是体软、不分节,由头、足、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组成。   贝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层为黑褐色的角质层(壳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蚀的作用,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壳质素构成;中层为棱柱层(壳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外层和中层可扩大贝壳的面积,但不增加厚度;内层为珍珠层(底层),由外套膜整个表面分泌的叶片状霰石(文石)叠成,具有美丽光泽,可随身体增长而加厚。      二、贝与人类      贝壳在人类文明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未必会比石斧小,它们曾被用来做过首批劳动工具、饰物和钱币。全世界的宝贝大约有200种,共同特征是贝壳为卵圆形,极其光滑,背面布满各种斑点和花纹,腹面有一条缝状开口,开口的两侧各有一排齿纹。甲骨文的“贝”字画的就是宝贝腹面,两侧各画两颗牙齿。后来两侧的牙齿连接成了两条线,下面又伸出两根触角,就成了繁体的“贝”字。为什么把这种贝壳称为宝贝呢?不仅因为它是最漂亮的贝壳,而且因为在远古时期它是作为货币使用的,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货币。宝贝成为人类第一种货币,并不偶然,它天生就是当货币的料:美丽、轻便、耐磨损、多数地方不生产、除了用做装饰没有实际用途,而且很关键的一点,它无法假冒,不怕会出现假币。后来人们也用铜铸造宝贝当货币用,但是三岁小孩也很容易把它们与真宝贝区分开来。用陶瓷也许可以制造出可以乱真的宝贝,但是制造的成本必然极高,得不偿失。因此,除了中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等许多地方,也都曾经使用宝贝当货币。虽然宝贝有200种之多,全世界的人们却都只选用两种宝贝当货币:黄宝螺(因此也叫货贝)和金环宝螺(也叫环纹货贝)。据作者考证:货贝在殷商时期至少有以下四种职能:一、价值尺度的职能;二、流通手段的职能;三、贮藏手段的职能;四、支付手段的职能。      三、佛教至宝――法螺      法螺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上。它们是甲壳类软体动物中体形巨大的一族。法螺的壳很厚,而且坚硬不易破碎。法螺的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法螺的壳顺着轴线生长,并且逐渐膨大。每一层都有精美的花纹和褶皱。许多法螺的外壳表面裹着一层毛茸茸的壳皮;壳口有角质的厚口盖。法螺是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吹奏的一种唇振气鸣乐器,用同名软体动物“法螺”的贝壳制成,源于印度。法螺作为佛教法器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帝释天等曾将一支右旋白法螺献给佛祖,从此右旋白海螺即作为吉祥圆满的象征在佛教中广为应用。法螺随佛教传入中国。现在中国的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民族依然采用。法螺是藏族的八瑞相(亦称八吉祥徽、藏八仙和藏八宝)之一。      四、贝壳工艺      贝壳属于有机宝石,虽然在贝雕、制珠核等方面有较好应用,但尚未得以广泛的开发利用,尤其在首饰设计方面,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   关于贝壳雕刻:在贝壳上进行的雕刻或其他艺术加工,通常也指用贝壳雕刻加工成的雕塑工艺品。早在旧石器时代,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以贝壳作为装饰品。公元前15世纪,中国以经过加工的小椭圆形贝壳作为货币,称为货贝。周代普遍运用贝壳镶拼在漆器上的装饰技法。三国时,魏武帝的酒杯就用砗磲(海贝,表面有如同车轮渠道的纹理,内层色如白玉)制成。唐代《岭表录异》中记载,南海有鹦鹉螺,表皮光滑,呈红褐色放射状斑纹,其尖端处弯曲而呈朱色,如同鹦鹉嘴,故得名。鹦鹉螺的壳内色白,琢磨后内层呈现彩色斑纹,制成酒杯,称鹦鹉杯 。明代 ,在鹦鹉杯上镶金,并雕琢鹦鹉的头 、翅、足等,更显华贵。   除中国外,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也有贝壳雕刻。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匠师充分发挥贝壳内层潜在的彩虹般的色泽,雕刻成浮雕侧面肖像的小徽章、胸针、首饰。19世纪末,那不勒斯成立了贝壳、珊瑚雕刻学校。至今那不勒斯的珍珠贝浮雕侧面肖像徽章仍然是有名的手工艺品 。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匠师以鹦鹉螺雕刻成工艺品。美国印第安人以贝壳装饰服装,或作为首饰,成为传统的手工艺品。   中国贝壳雕刻主要产于海南、山东青岛、辽宁大连、广西北海、江苏连云港以及广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