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散氏盘铭》对吴昌硕书法及绘画风格的影响.doc
浅议《散氏盘铭》对吴昌硕书法及绘画风格的影响
摘 要:吴昌硕“以书法演画法”。其书法主要以《石鼓文》为根基,然而,殷周金文对其书法乃至绘画风格的后期最终确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以《散氏盘铭》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
关键词:金文;《散氏盘铭》;吴昌硕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050-01
一
以书法笔法入画自古就有。魏晋以前的中国绘画只是工艺或手艺,直到有了书法用笔的参与才凸显出笔情墨趣,使绘画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首次提出“书画异体而同名”, 宋代郭熙等人也都论及这一观点,元代赵孟?\、钱选等人分别在各自的理论和实践中主张“以书入画”。近现代以吴昌硕为主要代表的写意书画大师更是将这一特点演绎到了极至。
散氏盘是西周晚期青铜器,也叫“矢人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重21312 克,铭文19行 357字(释文略)。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内容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珍贵史料。散氏盘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铭文字体的线条宛转灵动,浑朴雄伟,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壮美,与《毛公鼎》、《大盂鼎》并称为金文三大瑰宝。观其结字严谨,字形布局十分朴厚平实,用笔方圆结合,一派端庄凝重的庙堂气象。
《散氏盘铭》属于古文字范畴。文字古称书契。相传“古者庖牺氏(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许慎以为:“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汉以前特别是先秦文字对于当今的书坛还是遥远而陌生的,但是我们对我国的古文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古文字象形表意是何等的玄妙莫测和意蕴深厚。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二
如果细审吴昌硕书法作品,就会发现其风格的形成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十岁之前的入贴。这一时期,其书法严格遵从《石鼓》笔法和意趣,刻意临仿。第二个阶段是六十岁以后的出贴。这一阶段其《石鼓》风貌已基本形成,打破了原《石鼓》平正宽博的结字特点,结合自己的行草书风格,形成了左低右高,中宫收紧,参差不平的结字特点。在笔法上,更是臻于完善,用笔抑扬顿挫,快慢结合,并参入“锥画沙”、“屋漏痕”的笔意。这个时期,其“自我”面目完全成熟。第三个阶段是七十岁以后。这一时期,吴昌硕的《石鼓文》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天真烂漫的化境。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又吸取了《散氏盘铭》“天真散漫”之长,用笔奔放潇洒,草意更浓,结体更加修长紧密,左低右高的特点更加明显。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虚实对比更加强烈。线条如万岁枯藤,老辣朴拙,墨法干湿浓淡,外枯内润。而这时期的绘画与书法一致,同样达到了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艺术效果,笔下的枝干,轮廓,叶筋……乃至章法构图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吴昌硕晚年的绘画作品以深厚的金石书法为功底,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风貌。吴昌硕以写意花卉见长,他擅长画梅、兰、竹、菊、荷花、水仙、藤本植物等题材。其雄秀独出得笔墨语言的最终确立有着《散氏盘铭》的深刻影响。
三
吴昌硕七十九岁所临《散氏盘》更是强烈地表现了这种笔墨语言风格。线条是书法的生命,吴昌硕把《散氏盘铭》圆浑朴茂的线条质感并且保留着殷商甲骨锲刻的刀味,以及浓厚的金石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行笔起止多出锋,劲健爽利,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总之使人观之顿感一种大自由、大解脱的气象,不拘于理性,浑然天成,耐人寻味。李泽厚说:“与青铜时代同时发达成熟的,是汉字。”郭沫若说过:“钟?n之铭多韵语,以规整之款式镂刻于器表,其字体亦多波磔而有意求工。”而周代金文比之殷商金文则更趋向于“圆润”、“含蓄”的审美特质,减少了近于甲骨文的硬直线条,只是首尾常露锋芒。
《吴昌硕临散氏盘》静态而含蓄的张力之美和草书的连绵动荡有所不同。所谓“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吴昌硕进而将其延伸到了他的绘画。他的绘画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有一种磅礴之势。这种磅礴之势,在他的笔墨纯熟之时表现得更为充分,他在绘画布局上喜采取对角斜视之势,重心偏于一侧,花的纷繁扭曲令画面产生刚柔、动静、繁简、虚实并集的韵律感。总之,吴昌硕晚年书法及绘画参入《散氏盘铭》的审美因素,风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