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叶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doc

  细叶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 【摘要】 目的 对细叶杜香石油醚和三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正二十八烷醇,东莨菪内酯,oleuropeic acid和秦皮素。结论 正二十八烷醇和oleuropeic acid均为首次从杜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细叶杜香; 化学成分; 正二十八烷醇; oleuropeic acid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petroleum and the chloroform extracts of Ledum palustre L. Var. Angustum E. Busch. Method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ical constituents. The structures 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al datA.Results Five pounds ethoxyflavone,n-octacosanol,scopoletin,oleuropeic acid and fraxetin. Conclusion n-octacosanol and oleuropeic acid the Ledum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 Key palustre L. Var. Angustum E. Busch; chemical constituents; n-octacosanol; oleuropeic acid 细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 Angustum E. Busch)是杜鹃花科杜香属常绿直立小灌木,笔者曾报道从细叶杜香嫩枝和叶水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七叶内酯,对羟基苯甲酸,槲皮素和金丝桃苷[1]。本文报道从该水提物的石油醚和三氯甲烷部位共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确定了其中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1)、正二十八烷醇(2)、东莨菪内酯(3)、oleuropeic acid(4)、秦皮素(5),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熔点用X-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温度计未校正);紫外光谱扫描用岛津UV-2450紫外分光光谱仪;红外光谱用5DX-FT型红外光谱仪测定;质谱用Agilent6120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freel、365 nm紫外灯。石油醚(60~90 ℃)、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均为分析纯。药材于2005年6月采自内蒙古大兴安岭,经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刘基柱老师鉴定为细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Var.Angustum E. Busch),.freelL收集一个流分,TLC检测,合并相同流分。在第21~30流分析出黄色絮状沉淀,过滤,沉淀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20∶1)重结晶,得化合物1(7 mg)。 三氯甲烷部位萃取物(40 g)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每800 mL收集一个流分,TLC检测。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0∶3)洗脱部分,第113~136流分合并后浓缩,静置,析出白色颗粒状结晶,用三氯甲烷反复重结晶得化合物2(10 mg)。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5∶1)洗脱部分,其中第427~442流分浓缩液合并后,静置,溶液中析出无色透明长针状晶体,滤出结晶,用丙酮-甲醇(体积比1∶1)反复重结晶,再过LH-20凝胶柱进行纯化,甲醇为洗脱剂,根据色带收集并结合薄层检测合并相同流分,放置析晶,得到化合物3(30 mg);第451~466流分合并后,析出大量淡黄白色方晶,抽滤,用乙酸乙酯洗涤,沉淀变为纯白细颗粒状,经甲醇反复重结晶,得化合物4(150 mg);第535~552流分析出大量的淡黄色絮状沉淀,过滤,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颜色不均一的黄色鳞片状晶体,复用甲醇和水溶解晶体并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然后放置冰箱,数小时即析出土黄色透明鳞片状结晶,再次过滤,用甲醇和丙酮加热溶解晶体后室温放置,数天后析出黄色针状结晶,再用甲醇进行重结晶得化合物5(50 mg)。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1:黄色粉末(CHCl3),mp170~172 ℃。薄层色谱展开可见明显黄色斑点。UV λmax/nm:269,326(MeOH);269,326(NaOMe);269,326(NaOMe,5 min);279,300,340 (AlCl3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