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12
(三) 类别1、 内容类型(1)用语:点化前人语句。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1:《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 用事: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①引用神话故事。例1:李贺《李凭弹箜篌引》 “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②运用历史故事。例1: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召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2、常见常用典故 九、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例1:“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析】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十、以小见大1、概念: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窗中观景,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物小蕴大”,意趣无穷。 2、特点: (1)、诗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的境界,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例1:“梅花落地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析】这是小景,风吹初开柳叶,一联想,东风骀荡,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色便浮现于眼前了。(2)写社会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绝句尤适宜用这一手法。例2: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任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析】(杜牧《赤壁》)“二乔命运”小事,小事与东吴霸业有关,以二乔立意,从而反映三国之争大事。 第四节 结 构 模 式结构在诗歌的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结构模式。 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一、抑扬 二、层层渲染、铺垫(一)渲染渲染是用各种表现手法着重描写,以加强气氛,突出人物,深化主题,是描写技法之一。1、渲染的对象: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2、渲染的手法:反复、排比、层递、描写。3、渲染原则:应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铺陈,不应过度追求浓词艳藻。4、渲染方式:正面直接摹绘及侧面间接烘托。 (二)铺垫(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 )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描写手法之一。1、铺垫特点:铺垫是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2、铺垫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三、伏笔、照应(一)伏笔。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 伏笔,是文章峰回路转、达到情节高潮的精彩揭示。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二)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溱。照应的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四、结构对比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性特点,结构性较强。例1: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析】 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啭zhuàn鸟宛转地鸣叫 ) 五、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例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厂化验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超星学习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尔雅章节测试网课答案.docx VIP
- 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VIP
- 电厂化验培训课件.ppt VIP
- 冀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Lesson 13 Seasons 教学设计.docx
- 施工管理人员资质报审表.doc VIP
- 电厂化学水处理工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南方电网标准材料模块(10kV各类型台架变物资的标准分包表).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无答案).docx VIP
- 2024电厂化学-煤化验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