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养母亲当“作家”.doc
培养母亲当“作家”
年过六旬的妈妈坚持写作有半年多了,虽说到现在还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但她却写得很投入,很执著。说起来,这还是我为了排遣她的寂寞而一再撺掇的结果,没想到她却一发而不可收拾。
妈妈一生经历颇为坎坷,也颇富传奇色彩。我小时候就常常听她讲那些一直萦绕在她脑际的往事,也常常听她说,将来有一天,一定要把这些都写出来。为此,她一直在准备稿纸,这些年下来,家里不同颜色、不同规格的稿纸摞起来足足有一尺多厚,甚至连书名都想好了,就叫《滴墨集》。但是妈妈实在是太忙了,教了一辈子书,又把四个儿女抚养教育成人,直到退了休,也没见她动笔。
3年前,爸爸突然生病去世了。爸爸妈妈10年同窗,30年同事,一生相伴,从未分开,不仅是夫妻,是伴侣,更是逆境中难得的知音。看到他们,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相濡以沫”这个词。而妈妈突然中途折翼,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
虽然,坚强的妈妈并没有在我们面前过多地流露她的悲伤,可是从她漠然和恍惚的眼神,以及红肿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她铭心刻骨的伤痛。
去年夏天,妈妈总说右眼看不清东西,一开始没有太在意,等到去医院诊治,医生说是眼底中央静脉血栓,因为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视力已经不可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了。
从医院回来后,妈妈的情绪有点儿低落,她忽然说:“眼睛坏了,看来我再也写不成了。”我心里一动,原来妈妈并没有放弃写作的梦想呀。我趁机动员妈妈说:“你现在为什么不开始写呢?”妈妈说,爸爸在世的时候,一直反对她写作,因为他深知妈妈做起事来那种专注的脾气,他怕妈妈太辛苦,身体会受不了。
我劝妈妈说:“你又没有其他的爱好,就这样闲呆着,还不如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爸爸知道这样能让你快乐,他也一定会支持你的。”
在我的劝说下,妈妈有些动心了。我趁热打铁,赶紧给她准备好钢笔和墨水,并自告奋勇地提出要帮她把手写稿输进电脑。妈妈终于开始动笔圆她一生的梦了。
不过两三天,妈妈的第一篇文章新鲜出炉了。本来,我想出这个主意是为了转移妈妈的注意力,减轻她对爸爸的思念,没想到她第一篇文章却写了与爸爸相知相恋一直到爸爸生病去世的经过。“欢乐趣,离别苦”,那刻骨铭心的思念,那锥心泣血的伤痛,看得我泪流满面,几次掩卷不忍卒读。但妈妈却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宣泄出了她郁积的痛苦。妈妈说,没写的时候,这些往事,尤其是爸爸去世那惨痛的一幕,一直在她的脑海翻腾,那份痛苦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如今把它们写在纸上,她感觉仿佛卸下了一副千斤重担,从此可以不再去想它们了。
从此,家中多了这样一道风景:满头华发、戴着老花镜的妈妈聚精会神地坐在桌前,埋头奋笔疾书。每次想好一个题目,一下笔就是洋洋洒洒几十页。她写得很投入,常常饭已经端上桌好久了,妈妈却还沉浸在她的世界里,要叫上好几遍才神情恍惚地放下笔,端起饭碗。她写得也很辛苦,白天写,晚上写,写了改,改了抄。不写的时候就在默默地构思,有时灵感来了,稿纸下垫一块硬纸板坐在床边就开写,到如今,粗略算来,妈妈写了足足有十多万字了。
妈妈的文章内容很杂,有些是我熟悉的,故乡古城的风俗和风貌,童年时的快乐生活,她一生尊崇的怜贫惜弱、开明豁达的外祖母,她聪明美丽、性格坚强却命运坎坷、不幸早逝的二表姐……有些是我所不知道或不太清楚的,像她和爸爸相识相知的经过,她和爸爸在“文革”中被批斗和挖“内人党”时被“挖”的经历,以及她的冥想和思索……那些逝去的岁月,那些鲜活的人物,那些或喜或悲的细节,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动着我。每天下班回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读妈妈的文章,慢慢地,我从妈妈的笔下了解了自己家族的历史,了解了父母一生的经历,了解了他们的思想和品格,也了解了我所没有经历过的那个动荡的时代。以前我只知道父母人生的一个大致轮廓,而今那些枝枝蔓蔓的细节也在我的眼前逐渐明晰起来。我理解了父母的思想、性格,也似乎找到了自己性格的渊源。
妈妈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爸爸去世之后常常浮现在脸上的那种漠然不见了,眉梢眼角重新有了神采,连说话、走路也似乎比以前有了生气。更加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辛苦写作了半年之后,妈妈的眼睛竟然奇迹般地有了好转,原来0.5的视力已经逐渐提高到了0.8、0.9,持续多年的高血压也降到了正常的水平。妈妈说可能是坚持服药有了效果,但我宁可相信是冥冥中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护佑着妈妈,支持着妈妈。
以我作为一个编辑的眼光来看,妈妈的文章完全够发表的水平,我劝她投稿试试,可是妈妈说什么也不同意。她说她写作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只是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一个忠实的记录。她说这些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东西只能作为创作素材,如果能供我以后写作之用,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写作使妈妈的晚年生活重新找到了精神寄托,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在我看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