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米莉.勃朗特和她的撒旦式英雄希斯克利夫.doc
艾米莉.勃朗特和她的撒旦式英雄希斯克利夫
摘 要: 小说《呼啸山庄》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富才华的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名作,但小说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却遭到早期评论家的猛烈批评。本文探讨了影响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因素,即作者本人的个性,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以及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关键词: 小说《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希斯克利夫
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之作《呼啸山庄》以其紧凑的结构和深刻的象征寓意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幽默又蕴含嘲讽的笔调凸显了作者非凡的才华,而平实文字下那令人扼腕、动人心魄的爱情又展现了她作为诗人的天赋。此外,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以及作者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使其在同时代的作品中独树一帜。
然而小说问世之初并没有受到评论界的待见。评论家伊莉莎白?如比断言:“任何人都不会对《呼啸山庄》的作者感兴趣。”作家兼记者皮特?拜恩亦认为艾米莉“病态、幼稚、人们应该避开她”[1]。就连姐姐夏洛特?勃朗特都觉得这部作品很“诡异”。小说之所以遭受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非难,究其原因,是艾米莉创造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这样一个恶魔般的人物,他的残暴乖戾与维多利亚时期崇尚的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格格不入。为了使艾米莉免遭更多的伤害,夏洛特向外界解释说自己的妹妹单纯、质朴,没有受过教育,生活离群索居。而事实则是夏洛特无法为希斯克利夫残酷的行径找到道德上的支持。
长久以来,无数评论家都为这部“斯芬克斯”般的小说倾倒,对希斯克利夫这一人物进行了不懈地解读,一般认为他命运多舛,值得同情,但复仇手段太过残忍,是人性扭曲的体现。但我认为希斯克利夫实际是作者个人性格的写照,而其复仇者的形象亦体现了艾米莉文学作品中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一、希斯克利夫和艾米莉?勃朗特
希斯克利夫是呼啸山庄的主人老肖恩收养的一个弃儿。第一次来到呼啸山庄时,保姆内莉形容他“黑黝黝的,就像是从魔鬼那儿来似的”。尽管老肖恩对他宠爱有加,但老肖恩的儿子亨德利却根本没把他当成父亲收养的孩子,动辄拳脚相加,甚至女仆也存心折磨作弄他。老肖恩死后,亨德利变本加厉,将他降为仆人的地位。然而这一切在与他青梅竹马的凯瑟琳的陪伴下都毫不重要。然而,凯瑟琳受到外界影响,转而爱上了画眉山庄的文静青年埃德加。面对凯瑟琳的背叛,希斯克利夫痛不欲生,愤而出走。三年之后归来,凯瑟琳已经嫁给了埃德加。希斯克利夫为此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他诱惑亨德利进行赌博,输光全部家产,酒醉而死,又设计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莉莎白,对其进行百般迫害。最终,在凯瑟琳和埃德加去世之后,希斯克利夫成为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主人。
希斯克利夫这一名字意为“开满石楠花的荒原(heath)”和“陡崖”(cliff)。像他的名字一样,希斯克利夫性格刚毅,不畏艰险,桀骜不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者,面对爱人的背叛和世人的迫害,他并没有逆来顺受,而是进行了反抗,这一性格正是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本人的写照。
生在“诗人之家”,艾米莉具备一个伟大诗人的潜质:丰富的想象力,炽热的激情,杰出的创造力,以及内向敏感的性格。自孩童时期起,艾米莉就与众不同。她外表安静冷漠,内心却狂野奔放。她独立不羁、充满热情、意志刚强。伊莉莎白?盖斯凯尔在《菲利斯表弟》一书中就记载了艾米莉痛打自己那只不听话的斗牛犬的故事。“没人敢(去打断她),”盖斯凯尔写道,“当艾米莉以那种眼神怒目而视,当她的嘴唇像石头一样抿在一起。”[2]
但在另一方面,艾米莉又偏于沉郁、孤傲、内向,离群索居。这种性格导致了她不善交际,不被理解,由此造成了日后叛逆的性格。与渴望社会认同的夏洛特不同,艾米莉并不在意他人的想法。这一点在她的行为举止和衣着打扮上表现得十分明显。艾米莉总是穿一些不合潮流的衣服,言行举止也缺乏淑女风范,这使得夏洛特在众人面前十分难堪。在布鲁塞尔的Pensionnat Heger就读期间,艾米莉对康斯坦丁?海杰教授的授课方式十分不满,认为他扼杀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创造力。
由此可以看出,希斯克利夫的反叛和艾米莉如出一辙,他的叛逆行径也是创造者的个性使然。
二、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除了作者本人的个性原因,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也是艾米莉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因素。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工业革命的滚滚车轮载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进步。然而,在被称为多事之秋的维多利亚时代早期(1832―1848),经济上的繁荣并不能阻止阶级矛盾的滋生,财富的分配不均使着贫富差距像背道而驰的火车一样越来越大:一面是贵族和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另一面则是农民和工人在贫困线上的绝望挣扎。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揭露资本主义罪恶与腐败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作有狄更斯的《雾都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