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亲王府瓦当 探图什业图历史.doc
观亲王府瓦当 探图什业图历史
【摘 要】科尔沁右翼中旗史称图什业图旗,是蒙古科尔沁部的一支,是以成吉思汗仲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为领主的部落。从清开国至清亡200余年间,“图谢图亲王、达尔汉亲王、卓礼克图亲王、札萨克图郡王四爵俸币视他部独增,非惟礼崇姻戚,抑以其功冠焉”,为清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关键词】历史;沿革:文化
科尔沁右翼中旗史称图什业图呼舒(呼舒,蒙古语,旗县之意),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管辖,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全旗版图西北向东南狭长状、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居于中部、北纬45°03′35.9″、东经121°27′16.8″、海拔高程261米。以此处为界地理地势西北部高多山、东南部低湖泽丘岭沙漠。总面积15613平方公里,人口25.1万、蒙古族占总人口的85%以上,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旗县。
图什业图呼舒所在的科尔沁草原是蒙古科尔沁部的一支,是以成吉思汗仲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为领主的部落。明嘉靖三年(1524年),反叛活动波及到漠南地区。在这期间,成吉思汗次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世孙奎猛克塔斯哈喇一系以及内喀尔喀五部封建主们,为躲避战乱,率部东迁驻于嫩江流域,嫩科尔沁部驻牧地开始固定,属泰宁卫管辖。
到明末清初,图什业图儿女为清王朝的建立流血牺牲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努尔哈赤封科尔沁国首领哈萨尔第十七世孙奥巴为“图什业图汗”(汗为国王)。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继皇帝位,改崇德元年,定国号为大清。二十三日,封官赐爵。嫩科尔沁部及其他蒙古诸台吉均被封为札萨克、亲王、郡王、公等爵位。其中,封巴达礼为和硕图什业图亲王去汗号,诏世袭罔替,直至第十四代王爷业喜海顺(末代王爷),将图什业图札萨克旗改称科尔沁右翼中旗至今。
清政府为北疆的永远安宁,始终保持与蒙古的姻亲关系。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612年努尔哈赤向科尔沁台吉明安遣使求婚,至1912年清朝灭亡,整整300年间共有118位清朝公主和格格嫁到蒙古各部,其中嫁到科尔沁部的就有24人。皇太极为表诚意将第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1633年生)下嫁本旗图什业图札萨克亲王巴雅斯古朗。时年12岁(1645年)的固伦永安长公主肩负着清王朝满蒙和亲的政治使命来到我们科尔沁草原;据第二届蒙元文化论坛《论文集》特木尔巴根著《固伦端贞长公主封号考》记载,固伦永安长公主在科尔沁这片土地上生活了47年之久,卒于1692年59岁(康熙31年),康熙帝亲自撰写碑文(此墓碑现在吉林省博物馆)。同时,科尔沁部王公之女嫁给清帝的也有19人,做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等的皇后、妃子及皇室王公的福晋。对于这种“礼崇姻戚”关系,清朝历代统治者予以高度重视。
清政府为便于安抚管理东蒙地区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始设盟建制(盟,译为家族),将游牧于嫩江流域,总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科尔沁蒙古部落四部十旗(科尔沁部所属10旗分为: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杜尔伯特旗、扎赉特旗左右翼)领地划归一个盟施行行政管辖(地市级),因每三年在今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镇哲里木山下会盟一次(商议政事要事),故称为古哲里木盟10旗会盟。自盟制至民国20年(公元1931年)200余年间,图什业图亲王中先后有4位札萨克亲王担任过正副盟长(行署专员),建国后哲里木盟科尔沁草原分别划入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三省一区的行政区域内。
在图什业图札萨克第十三世亲王巴宝多尔济执政期间、即(公元1871至1890年)得到清廷恩准选址并仿故宫样式缩略图,第一次在科尔沁草原上建造图什业图亲王府,昔日世世代代的游牧王爷从此定居下来结束了流离失所的游牧生活。亲王府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有花园、人工河、童子山等景观。
当时的图什业图亲王府既是亲王家眷起居之所,同时也是处理公务的办公之地,级别居十旗之首,成为科尔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1962年,在灭“四旧”时,王府建筑被夷为平地,遗址处仅存童子山和人工河。自2010年至今旗政府多方筹集资金投资6千余万元在原址上重建图什业图亲王府。
2015年抢救清理旧王府院内水井时出 井一件瓦当残片,该瓦当陶制素面,火候较高,直径10.02厘米、厚1.08厘米、缘宽1.01厘米。这枚瓦当纹饰以巧妙的构思写实的手法表现在一张脸谱上(瓦当当头),具有鲜明的地域权贵象征意义,虽然做工比又以人面为底衬托出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寓意虎王已被降服护卫王府(虎视眈眈),显明科尔沁草原的霸主地位和拥有至高权利的游牧王爷府邸的威严,通过这一小小的瓦当向世人宣告王权不可侵犯的物语的理念。
参考文献:
《嫩科尔沁演变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