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国病人》中小叙事的解构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英国病人》中小叙事的解构性.doc

论《英国病人》中小叙事的解构性   摘要:《英国病人》的结构性不仅体现在小说主题之上,更体现在它独特的后结构主义叙事――小叙事。本文从小叙事的角度,解读小说主人公之一的Almasy的二战个体经历,并由此论述小说是如何解构二战历史宏大叙事的二元论。   关键词:《英国病人》 小叙事 宏大叙事 解构      一、引言      一般而言,西方关于二战的主流话语。基本上属于一种类型化的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on),也就是用二元论,把二战总括为对集体经历的价值判断,即一切为盟军的行为都是“正义”,而为纳粹效力的必定罪恶;背叛盟军便是负有原罪的犹大,而背叛纳粹的则是弃暗投明。绝大多数关于二战的史书与文艺作品,基本上采取这种集体的宏大叙事方式来解读,二战中的人物(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但麦克-翁达特杰(Michael OndaaOe)获布克文学奖的作品――《英国病人》却选择了与宏大叙事,或称元叙事(Metanarrative)相对的小叙事。   按照法国哲学家利奥塔(Jean-Francois Lvotard)的定义,所谓小叙事就是“抗拒总括式叙事”(Readings,49)。“其目的不在于讲述故事,而是利用故事唤起被主流叙述所遮蔽的叙述方式”(Readings,51)。换言之,《英国病人》的小叙事,也就意味着故事要跳出以上提到的关于二战的集体的、总括的、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代之以一种个体经历的、具体的、解构“非此即彼二元论”(Kyser,889)的叙事,“呼吁一种新视野,一个不同的视角”(Kyser,892)。      二、关于“英国病人”Almasy的二战小叙事      故事发生在二战行将结束的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四个来自不同民族、拥有不同身份的人,相遇在一个残垣断壁上的别墅,“英国病人”Almasy通过和其他三人的谈话,断断续续地拼凑起关于他在一段北非沙漠里的经历。而这段经历很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宏大叙事。而由此折射出的二战观也有解构性。   Almasy战前受雇于英国情报部门,进入北非沙漠,找寻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描述的城市,并为英军绘制地图,之后与朋友Geoffrey的妻子Katharine发生恋情。二战爆发后,他们的关系败露。怒火中烧的Geoffrey欲与Almasy同归于尽。然而A]masy没死,Geoffrey反而送了命,且Kath arine也受重伤。为拯救情人,Almasy#3算徒步穿越沙漠,向外界求救。不料被英军误认为纳粹间谍而俘虏。Almasv释放后,纵然绝望,但为了实现Katharine的誓言,决然背弃自己的政治立场,投靠纳粹,利用自己绘制的沙漠地图,帮助隆美尔军队进驻开罗,以换得回去的交通工具。但在回去途中,飞机失火坠毁。Almasy彻底毁容,却被当作盟军士兵送至意大利,与其他几位小说人物相遇。   故事主要依靠对话和回忆铺陈,却始终没有固定的单一视角,只有流动碎片式的叙事。其效果就是呈现个体的二战经历和感悟,虽然这与我们熟悉的二战作品冲突,但这恰是作品的主旨:用对个体经历的小叙事,来替代集体的宏大叙事话语,一个与“记录文献相对的个人故事”(Bush,243)。Almasy并非我们熟悉的类型化的脸谱人物。是否给他一个确切的道德审判似乎并不重要。在翁达特杰看来,真正值得讲述的,是一个游走于盟军和纳粹之间,却又不是叛徒的故事,其目的就是为了“唤起被主流叙述所遮蔽的叙述方式“(Readings,51)。   按照利奥塔的定义,这就是小叙事:人物的道德评价,不能简单地用二元对立的方法粗糙地概括、判定:重要的是还原人物行为的具体语境。尽管人物的各种行为有悖主流价值观,但不能因此而简单化为“忠奸善恶”。Almasy的“人格行为,游移在正反之间”,为的就是“极大地解构了基要主义的二元对立(fundamental dualism)(Kyser,889)。      三、小叙事对二战历史话语的解构      对“英国病人“Almasy的典型二战经历个体小叙事,与我们熟悉的主流宏大叙事很不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用“善”、“恶”,或者“盟军的叛徒”、“纳粹的间谍”等标签去清楚明白地标注人物,忠奸分明地定义故事主人公。在小说中,Almasy是一个博学、浪漫洒脱的历史学家;可是他背叛友情,与Katharlne通奸。他信守诺言,执着自我的价值体系,即使明知情人无法生还,也毅然冒险穿越沙漠:但他对爱情的忠诚,却不惜以出卖祖国为代价。他的“善行”之中掩藏着不少“罪恶”,而这些“恶性3L似乎情有可原。   翁达特杰的这种关于个体的小叙事,正是拒绝西方传统“简单的是非、对错、善恶的二元论,从而挑战固有叙事(Acceptednarratives)”(Kyser,890)。如引言中提到的,西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