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九唯物论概要1.ppt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八、九唯物论概要1

15.(2011·课标全国,20,4分)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无关)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16.[2015·课标全国卷Ⅰ,39(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1)设问切入口具体、微观,而且有些设问要求精致分析,读出设问要求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知识体系构建方式举例: 设问要求却具体化 认识—不同人—不同—原因 教材48页(主观、客观原因) 含义 特点 形式 作用(基础) 过程(反复性无限性) 性质:真理(含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标准、作用) 其实就是一个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认识论(知识体系)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答案就在设问中 不同感受的原因——不同感受——不同认识——什么是认识 不同学者——人的原因: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 《记住乡愁》——客观事物: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4分) 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3分) 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安定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3分)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 演绎方法的解题过程一般是: 第一步:定方法。 阅读设问,如果设问中有某种具体(微观、中观等)知识要求,要求阐述某观点或者原理、分析某观点或者原理、运用某观点或者原理分析等,则使用演绎法解题。 第二步:简洁构建知识体系。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 第二步:简洁构建知识体系。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来源 认识反作用(正确、错误) 正确促进 错误阻碍 动力 标准 目的与归宿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来源 认识反作用(正确、错误) 正确促进 错误阻碍 动力 标准 目的与归宿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 第三步、第四步:运用该知识体系阅读材料,结合材料,点明原理分支要素,并结合材料进行简单分析与论证。 实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