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普顿视x射线为光子流
3. 莫塞莱定律及原子序数的测定 §8.5 康普顿效应 实验及结果: 4. 实验结果中,波长改变的有一较宽的 强度分布,这是由于电子不是静止的. * 第八章 X射线 一、X射线的发现及特性 (一) X射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 X射线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它不会被磁场偏转,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而且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0.1nm:硬X射线,?0.1nm:软X射线。 (二)若X射线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波动性- X射线在晶体的衍射 1.布喇格公式 2.劳厄照片 每个亮点为劳厄斑点,对应于一组晶面. 斑点的位置反映了对应晶面的方向.—由这样一张照片就可以推断晶体的结构(连续谱的X射线) 3.晶体粉末法(单波长的射线) 每一同心园对应一组晶面,不同的园环代表不同的晶面阵,环的强弱反映了晶面上原子的密度大小 4.(1) X射线的衍射是研究晶体结构有效方法-晶体衍射图就可以确定晶体内部的原子(或分子)间的距离和排列-1915年布拉格父子因此获诺贝尔物理奖 (2)X射线分析可用来研究高分子的结构 (a) Eu(DBM)3Phen-PMMA的广角X-射线衍射图 (b) Eu(DBM)3Phen的X-射线衍射图 粒子性- 康普顿效应(1927诺贝尔奖) 实验结果--除原来谱线外, 出现波长变长的另一条线. 波长改变的数值与散射角有关, 随角度的增加而增强; 且随着散射角的增大, 新谱线增强,原谱线减弱. 理论解释 X射线的光子同电子碰撞的结果 康普顿散射公式--康普顿散射中射线波长的改变与原波长无关, 只与散射角有关 二、 X射线的产生机制 (一)X射线的产生 X射线由高速电子打在物体上产生。 X射线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波长连续变化的连续谱,它的最小波长只与外加电压有关;另一部分是具有分立波长的线状谱,波长取决于靶材料,称为标识谱、特征谱。 连续谱,钨靶,不同的电压 标识谱:钨靶和钼靶,相同的电压。 二.X射线的产生机制 (一)、X射线连续谱 波长连续变化的连续谱,它的最小波长只与外加电压有关 轫致辐射:高速电子打到靶上,受靶的作用而突然减速,其一部分动能转化为辐射能放出射线。 最小波长只依赖于外加电压V,V越大, 越小,与靶材料无关。 (二)、X射线的标识谱 1、特点 K线系:K?:L?K;K?:M?K;K?:N?K; L线系:L?:M?L;L?:N?L;L?:O?L; X射线由内层电子的跃迁所产生。 2. 同X射线有关的原子能级。 3. 产生X射线标识谱的跃迁的选择定则 根据元素X射线在图上的位置,就可定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三、X射线的吸收 ?小,则吸收小,贯穿能力强; Z大则吸收强 X射线被散射后,除波长不改变的部分外,还有波长变长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称康普顿效应 康普顿实验装置图 图1 康普顿散射与角度的关系 (2)随角度的增加,新谱线的强度增强,原谱线减弱. (1)波长改变的数值与散射角有关,即随角度的增加而增加. 1.同一波长的射线在不同散射角被同一物质散射: 图2 康普顿散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2)散射物的原子序数增加,移动的新谱线的强度减弱,原谱线的强度增加. (1)新谱线的移动与散射物的性质无关. 2.同一波长的射线在不同散射角被同一物质散射: 图2 康普顿散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图2 康普顿散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图2 康普顿散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2)散射物的原子序数增加,移动的新谱线的强度减弱,原谱线的强度增加. 图2 康普顿散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理论解释 康普顿视X射线为光子流,把X射线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看作是两种粒子相互碰撞发生散射的过程,因此应满足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 λc称为电子的康普顿波长,具有长度的量纲 几点说明: 3.实验表明,随Z增加,波长改变的谱线强度 逐渐减弱,而波长不变的谱线强度逐渐增强,这是由于Z大,电子数目多,但真正能看成自由电子的只是最外层几个,占电子总数的比例减少了,而光子同结合牢固的电子碰撞,就如同质量较大的原子碰撞,即便波长改变也是很小,不能观察.所以波长改变的部分随Z增大而增强,而与少数几个自由电子碰撞,由于相对数目较少,故波长不变的部分随Z增加而减弱.这也就是前面讲的相干散射. 5. 在光子能量低时,吸收是主要 的,散射是次要的,光子能量高时,散射是主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串联谐振电路教案.doc
- lan讲义 - 向北航行.ppt
- jstor界面使用说明.ppt
- 钱令希院士毕生的重要贡献.pdf
- 联盟简报2016第8期 - 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pdf
- 24赵菲核磁共振法鉴定和表征天然产物.pdf
- lawca读出电子学方案设计与研究进展 - indico.pdf
- 同功酶的概念:催化同样反应 - 错误提示.ppt
- leed在我国绿色建筑认证中的适宜性分析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pdf
- 表面处理 - 一胜百.pdf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