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乡土艺阵简介
台灣鄉土藝陣簡介
書面報告
東方戲劇史
李以勤
B961060018
台灣鄉土藝陣簡介
課程:東方戲劇史
學生姓名:李以勤
學號:B961060018
「雜技」一詞,最早見於《南齊書》云:「角扺象形,雜技,歷代相承有也。」
而秦以前稱雜技為「角扺」,和待以後稱「百戲」,元後以多稱「把戲」,民國以
來,雜技團體多撐「技術團」、「武術團」或「武戲團」。抗戰時期,在延安始稱
「雜技團」,直到 1950 年以後,雜技這個名詞才廣泛的使用。而明末清初大陸地
區的雜技與守護神隨之到台灣而演變今日之台灣鄉土藝陣。
何謂藝陣?
一般對於「藝陣」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陣頭的美稱,另一則是指「藝閣」加
「陣頭」。台灣民間把一些在宗教遊行隊伍中做動態表演的團體稱為「陣頭」,如
獅陣、龍陣、高蹺陣、布馬陣……等皆列入台灣民間雜技類;「藝閣」則是指在
小貨車上裝上平台及佈景,由真人依照一首詩的詩意或歷史故事妝扮立於佈景
中,因此也可稱作「詩意閤」,形式大都相同,只有取材不同,最常見的是《哪
吒鬧東海》及《董漢尋母》。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秘書林茂賢指出陣頭目前
仍無學術上的定義。我們通常可以在地方大廟辦神誕、平安祭、建醮、普渡時看
見藝陣遊行。
1
陣頭兩大分類
陣頭的種類眾多,學者將其分為「雜技」、「小戲」兩種,各自有其淵源與發
展,然而都在廟會、節慶時出陣。
「雜技」陣頭的演出需要有良好的合作默契、技術與充沛的體力,其起源和
宗教祭祀、勞動遊戲、護衛戰爭有關,如獅陣、高蹺陣、布馬陣、跳鼓陣、鬥牛
陣、宋江陣、金獅陣、白鶴陣……等活動力大的「武陣」。
「小戲」的稱呼則是相對於登上舞台演出的「大戲」而言,是由農村的人們
或民間藝人所創作而流傳的小型歌舞、戲曲,藉著即興編造的對白與歌詞,演出
民間的生活百態和感情,如車鼓陣、採茶戲、竹馬陣、牛犁陣、跑旱船、素蘭陣……
等,是歌舞較多娛樂成分較高的「文陣」。事實上,「小戲陣頭往往是戲曲成塑過
程中的源頭活水,」林茂賢指出。像是宜蘭老歌仔戲變擷取了車鼓陣不少曲調及
身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