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四超声波成像基本原理
实验四 超声波成像基本原理
一、超声波简介及应用
超声波指的是频率超过2×104 Hz,人耳不能听到的声波。超声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如老鼠、海豚的叫声中含有超声成分,蝙蝠利用超声导航和觅食;金属片撞击和小孔漏气也能发出超声。在实验和工业生产中,人们利用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 产生超声波。压电效应是指对于某些不导电的固体物质(称为压电材料),当它们在压力(或拉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时,在物体相对的表面会出现正、负束缚电荷,从而得产生电势差的现象。利用压电效应的逆效应,即在压电材料相对的两个表面施加电压信号,使得材料发生机械变形,就可以得到超声波。
作为一种探测方法,超声波技术在军事、工业和医疗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探测对象包括潜水艇、固体材料内部的缺陷、体内脏器的病变以及胎儿的发育状况等。)超声检测的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高穿透性,可以探测到材料深处的缺陷。?2.?灵敏度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小的缺陷。?3.?非破坏性,只需要在材料的表面工作。?
4.?对操作者以及周围的设备和材料没有伤害和干扰。?
二、超声波C扫描成像基本原理
通过探头在试块顶部的X-Y扫描记录,得到来自试块内部缺陷的平面分布、埋藏深度Z方向的信息,利用测量到的三维数据进行计算机图象重建,得到试块内部缺陷的立体图象。
超声成像是通过测量反射波来获得物体内部的信息。在进行缺陷定位时,测量缺陷反射回波对应的时间,根据被测材料的声速可以计算出缺陷到探头入射点的垂直深度或水平距离。在超声成像时,探头在试块顶部二维扫描,得到来自试块内部缺陷深度的分布,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就可以得到试块内部缺陷的立体图像。
由于衍射的存在,实际的超声波总有一定的发散性。通常我们用偏离中心轴线后振幅减小一半的位置表示声束的边界。在同一深度位置,中心轴线上的能量最大,当偏离中线到位置A、A’时,能量减小到最大值的一半。其中θ角定义为探头的扩散角。θ越小,探头方向性越好,定位精度越高。与光学仪器的成像一样,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探头越大(相当于透镜的孔径越大),超声探头发射能量的指向性就越好。?
?
图超声波探头的指向性
图2直探头和斜探头的基本结构
超声仪与示波器的连接方法见图3。示波器采用“外触发”工作方式,触发信号由超声仪触发给出。分别把信号检波输出和射频输出与示波器第一、第二通道输入口相连,或则根据需要只接其中一种输出方式。在进行实验时,需要适当设置超声波实验仪的衰减大小以及示波器的电压与时间灵敏度,使示波器上的波形清晰适中。
图3仪器连接示意图
五、实验步骤
1、调整仪器灵敏度:
试块放置 字在下标尺在上,表面洒水,手持探头均匀用力使探头与试块有较好的耦合,将探头放在试块无缺陷处调整灵敏度,调超声波实验仪衰减器在50dB处左右;调整示波器使第一、二次底面回波B1,B2出现在5格、10格处,分别代表20mm、40mm深度,调Y放大使B1垂直高度2格。
2、数据记录
探头移动方式如图,
如图,探头①位置的XY坐标是0.5;0.5
探头②位置的XY坐标是3.0;0.5
探头③位置的XY坐标是0.5;3.0
探头④位置的XY坐标是3.0;3.0
记录回波在示波器的水平坐标,记录缺陷深度,以mm为单位。有时会同时出现不止一个回波,例如图3,前面的回波高于调整灵敏度时底波的高度(2格)时记录前面回波的水平坐标,否则记录后面的。
六、数据处理
下表为实验所得数据:
5.7 5.7 5.7 3.6 5.7 3.6 5.7 5.7 5.7 5.7 5.7 5.7 5.7 5 2.5 5 5 5 5.7 5.7 5 5 5 3.6 5.7 3.6 5.7 5.7 5.7 5 5 5 5 5 2.1 2.1 5 5 5 5 5 5 5 3.5 5 3.5 5 5 3.5 5 2.2 2.2 2.1 2.1 2.2 2.2 2.2 2.1 2.1 2.1 5.7 3.6 3.5 3.5 5.8 3.6 5 3.6 3.6 5 2.1 5 2.2 2.2 2.2 2.2 2.2 5 5 5.7 5 3.6 3.6 3.6 5 3.6 3.6 3.6 5 5 5 5 2.2 5 5.7 5.7 2.2 5 5 5.7 5.7 5 5 3.6 5 3.6 5.7 5.8 5 5 5 5 2.2 2.2 2.2 2.2 2.2 5 5 5 5 5 5 3.6 5 3.6 5 5 5 5 5 5 5 2.2 2.2 5 2.2 5 5 5.7 3.6 3.6 3.6 3.6 5 3.6 3.6 3.6 3.6 3.6 5 5 2.2 5 2.2 5 2.2 2.2 5 5 3.6 3.6 5 3.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