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切割刀片分析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口切割刀片分析报告

刀片用钢成分、组织与性能分析 一、材料硬度(HV)的测定 试验方法: DHV-1000型数显显微维氏硬度计,载荷500g,加载时间15s,试件表面机械抛光处理并要求平整。 1.刀刃硬度(HV)646.3、655.6、646.8、650.6、651.2HV=650.1。 2.刀具表面到心部硬度变化(测试点距离0.1mm)607.6→607.2→613.5→637.9→633.7。 硬度从表面到心部有不断增大趋势,但是变化不大。 3.刀具表面的硬度测定(非刀刃部位) 所测五组试验数据如下:628.3、615.5、647.6、625.5、636.3HV=630.6。 小结:(1)刀刃表面维氏硬度(650.1)要高于其他部位的硬度(630.6)约Hv 20,但是刀具已使用过,所刀刃存在加工硬化,所以原始刀具刀刃部位可能不存在特殊处理。 (2)从数据来看刀具表面和内部硬度基本一样,说明表面没有经过渗碳处理。 二.材料成分分析 试件荧光光谱分析测试结果如下(基体成分): 成分 Fe Cr V Mo Si W Co Ni Cu P 含量/% 86.5811 7.4391 2.0212 1.8038 0.9303 0.6478 0.2394 0.1794 0.1168 0.0411 碳硫分析:C:0.75579%、0.74965%,S:0.00729%、0.00789%。 (a) (b) (c) (d) (e) 图3.1 4%硝酸酒精腐蚀下的金相照片(a) 、(b)、 (c)200、500、1000 (d) 、(e)100、2002. 4%HF+4%HNO3+92%H2O(按马氏体不锈钢腐蚀)腐蚀金相如图3.2 (a) (b) (c) 图3.2 4%HF+4%HNO3+92%H2O腐蚀金相,(a))0.75%来看材料为亚共析钢。 (3)金相组织显示为片状(或称针状)马氏体(α)+残余奥氏体(A)+析出碳化物。 (4)热处理工艺为:淬火(1100℃左右、MS200℃~260℃150℃~250℃8Cr8Mo2V2Si、Cr8Mo2V2Wsi7Cr7Mo2V2Si,其主要成分为:W(C)=0.75%、W(Si)=1.0% 、W(Cr)=7.0%、W(Mo)=2.5% 、W(V)=2.0% 。这类钢的总合金元素质量分数在12%左右,有较好的淬透性,热处理变形小,在退火状态,钢中碳化物以VC为主,还有少量的M23C6、M6C1100℃~1150℃3%VC,由于VC的硬度高达HV2093,提高了刚的耐磨性,由于剩余碳化物的总量不高,刚的韧性较好,经1150℃淬火,奥氏体晶粒度为8级,并含有不超过15%(体积分数)的残余奥氏体。 2、6Cr4Mo3Ni2WV:腐蚀剂:苦味酸盐酸酒精溶液,1140℃淬火油冷(详见金属材料金相图谱-李炯辉主编)。 1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