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九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词义相近的偏义复词。例如: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意偏在“姥”,指婆婆。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意偏在“兄”,指兄长。 (五)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有时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起着另一类词的作用,这就是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 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几种情况。(详见专题十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二、文言实词词义理解出错的主要原因 1.不明词义 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难以辨析古今意义的细微差别,这都会导致错解实词。 【例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质:询问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善:友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玩味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录:记载 解析:此题所考查的四个词语都不偏不生,在懂得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只要回归原句,依据文意就可判断出不正确的项,“录”意为“抄录”,不是“记载”。如果解释为“记载”,上下文就不贯通了。因而做题时要特别注意类似易混词语的细微差别,尽量辨析出它们的异同。 答案:D ◎借题发挥:运用温故知新法。回顾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语境反复比较选文词语意思的细微差别。如果加点词语的义项少见于课本,答题时更应将义项置于句中去理解,牢牢把握上下文,并结合积累的词语,推断词义的正误。 2.以今释古 考生掌握实词如果不够牢固,往往用今义去理解古义,造成以今释古的现象。出题者也常借用以今释古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这种设误角度多针对古今异义词而言。 【例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催科与抚字,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济:补益 B.如是而后赋可完 完:结束 C.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请 D.比岁蠲,比岁免 比岁:连年 解析:B项中的“完”,今义就是“结束”,但古汉语中极少见到这个意思,而且将其代入原句之后文意不能贯通。句中应为“缴清”之意。在原文语境中我们会发现“完”有“赋”与之搭配,是说“像这样催缴之后赋税才能缴清,然而缴清赋税之后老百姓就有十分之七八的人死了”,这样文意才能贯通。由于D项“比”作“挨着、连着”解,考生不熟悉,所以D项成了最大干扰项。其实在《促织》中有“纳比笼中”,在《核舟记》中有“其两膝相比者”,其中的“比”均为“挨着、连着”。可见平时的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答案:B ◎借题发挥:进行代入辨别。即将词义代入原句,看是否合乎情理,上下文意是否通顺,比较鉴别其与现代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如果能找出更为恰当的词义替代,即可初步判断此词义不正确。 3.不明通假 通假现象是文言实词的常见语言现象,要掌握此类现象需要丰富的积累和敏锐的观察力,因而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强化这一意识,根据上下文也是可以识别正误的。 【例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处女子之色,无害于治 害:妨害 B.其身体则可 体:实践 C.讴癸倡,行者止观 倡:倡导 D.王试度其功 度:衡量 解析:C项的“倡”为形声字,从人、昌字,本义为“唱歌的艺人”,有引申义为“歌唱”,也可理解为通“唱”,原文是说“讴癸唱起歌来,走路的人停下来观看”,将“倡导”放到语境中是不合文意的。 答案:C ◎借题发挥:进行语境推断。也就是将各个词义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推断,看是否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将错误项从通假字的角度解释是贯通的,则判断正确。 4.不分双用 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跟现代汉语的复音词一样,即古今双音同形异义词。 【例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 (2)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3)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 (4)故曲尽其形容 解析:第(1)句中的“知识”,是两个同义复词的连用,理解为“熟悉的朋友(亲友)”和“知道(熟悉)的人”。第(2)句中的“固然”不是现代汉语的连词,而是两个单音词的连用,意思是“本来的样子”。第(3)句中的“必定”,不是现代汉语的副词,而是两个单音词“必然”、“安定”的连用,是“一定治理好”的意思。第(4)句中 的“形容”,也不是现代汉语的动词,而是两个单音词“形体”和“容貌”的连用。 答案:(1)熟悉的人。(2)本来的样子。(3)一定治理好。(4)形体容貌。 ◎借题发挥:立足课本丰富积累是解答好文言文阅读题的根本。考生应强化记忆、不断理解教材中出现的重要实词的意义,对常见易错的同形异义词进行归类整理,对陌生词语通过字形、语境、联想、成语、语法等途径加以推断。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XG 451-2016 信息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 信息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规程.pdf VIP
- 气管插管配合操作流程.docx VIP
- 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培训学习讲解PPT课件.pptx VIP
- Unity 2D游戏开发实战-坦克大战.pptx VIP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 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版,立体化教材)(白中英,戴志涛)课后习题答案.docx VIP
- 血细胞形态学课件.pptx VIP
- 古诗词对句.doc VIP
- 《时频分析技术》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