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不称意,处处惹风情.doc
文章不称意,处处惹风情
摘要:柳永是北宋年间的词坛圣手,但其文章却不称仁宗皇帝的心意。于是,他带着满腹经纶浪迹于富贵风流之乡,孱弱、浮浪、怨恨的书生意气也随着他流进了那烟花巷陌。
关键词:柳永;浪子;懦弱;愤恨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154-01
一、文弱书生
北宋年间,浪子柳七,可算作一位吟风弄月的高手了。可是,他毕竟是一位文弱书生。胆小、怕事、妥协、颓废……,这些特点在柳永身上皆有表现。
柳永才性极高,自幼聪慧过人,被时人誉为“神童”,但是这与文人的书生气是毫无瓜葛的。首先,从柳永的词作来看。柳词《彩云归》“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这浪中之萍,风中之梗,就道出了作者懦弱胆怯的心理。而《迷神引》中“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更显示出柳永对前途的无奈和对生活的麻木。柳永在许多词作中都浸透着消极的思想,这大概是文人共有的一份苦楚吧!
柳永之懦弱,还表现在大风大浪突临面前时的颓废。被娇生惯养的柳耆卿,一旦父亲柳宜去世,就觉得无人可依,昏厥不起。而当与其共同生活数年的倩娘仙逝之后,更是彻底击垮了我们这位词人。他没有选择振作,而是选择了寻花问酒,醉卧花丛。没有了傲骨,没有了霸气,放弃仕途,走向青楼。消沉、颓败、堕落于烟花巷陌。
当然,此种文人之气最具表现力的还是在仁宗的神威面前。宋仁宗昏庸,不能受柳永于重任,但你柳永也不该借用“填词状元”的“圣誉”,处处逗留于青楼酒舍,自甘堕落呀!在淫威面前惊恐失色,在权势面前选择逃避,我们与其说柳永是在妥协,不如说这是一种失节。既知自己是“偶失龙头望”,仁宗是“暂遗贤”,你又何必“且恁偎红倚翠”,去寻找“烟花巷陌”呢?柳永是失意文人,是词坛圣手,当然,他也是一介文弱书生。
二、青楼浪子
说青楼,论青楼,青楼圣手必姓柳。这柳永,一生浪迹于青楼酒舍之中,观春雨,怜香褥,真可说是爱也风流,恨也风流了。
对于柳永之风流,我们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首先,泛爱众。柳永是才子不假,是浪子更真。“流连坊曲里巷,与乐工歌妓来往”,这是许多史书上都有记载的。 当然,在风月场中他可以说是处处留情、处处风流的。年少时爱上青楼的秀香姑娘,为其作《昼夜乐》一词,词中有“秀香家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之句。而此词中的“洞房饮,散帘帷静,拥香衾,欢心称”就是将男欢女爱之事写入词中,很是露骨。但后来他又分别爱上了师师,安安,香香,英英,冬冬,楚楚,宝宝,心娘,酥娘,瑶琴等十多人,真可说是薄于操行啊!对于美丽女子,柳永可以说是见之爱之,处处留情,处处风流。爱的广泛,爱的深刻,是这位青楼浪子风流的一处表现。
其次,风流的一大体现是对多才多艺歌妓的眷恋。试看柳七上青楼,只会见有才华,有技艺之奇女子。之后,柳永便自己作词,让这些才女演唱弹奏。例如《两同心》有“偏能效文人谈笑,绮宴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之句,可见词中所写是一位文艺出众的女子。而“文谈闲雅”,“歌喉清丽”,“琵琶闲抱”,“菱歌泛夜”这些表现女子有才艺的词句频繁的出现,的确表明柳永不仅爱色,更希望是才色兼收的。
最后,当属柳永的女性词了。柳永词作213首,女性词占绝大多数。女儿是水做的,这便是柳永最大的风流。读《昼夜乐》一词,我们会被“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所怅惘;读《迷仙引》一词,我们会被“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所感动;读《定风波》一词,我们会被“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所留恋。处处是怜香惜玉,处处是寄情风月,这便是此位青楼浪子的词作。
当然,也正是他与歌妓们的亲近,才常出入市井,看遍青楼,也才会出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民间奇传。据说,每年清明前后,春风怡荡,气候宜人,全国各地的歌妓们都会到柳永的墓前祭礼上坟,挂纸拜扫,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吊柳七”。诸如此般风流情韵,失意中的柳永大概是可以从中寻回一些自我存在价值的,当然这也是其书生意气的一个突出表现。
三、满腔愤恨
柳永一生是坎坷的,因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科场失意,仕途险恶,柳永心中对那些佞臣贼子充满了怒火,甚至于皇帝老儿,柳永也是满腔的愤懑。
仁宗皇帝,其品行的确值得怀疑。此君妒才、好色、心术不正,对于柳永这样的才子,对于谢玉英这样的美色,仁宗怎会善罢甘休呢。柳永虽有才华,但他却害怕写词犯忌,因为他不愿因词作而蒙灾。然而这种恐惧,其实正是柳耆倾对仁宗皇帝的愤恨。他说:“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我认为柳永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情正是从侧面反映了仁宗皇帝的无知与昏庸。你柳永无论怎么写,我宋仁宗也是看不上眼的。他写《醉蓬莱》,仁宗见首有“渐”字,色若不悦。读至“晨游凤辇何处”乃与御制真宗挽词暗合,上惨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