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江北派”皮影戏发展状况研究.docVIP

望奎“江北派”皮影戏发展状况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望奎“江北派”皮影戏发展状况研究.doc

望奎“江北派”皮影戏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望奎皮影戏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1865年前后,当时的一些河北皮影艺人因不满皮影的改革带领戏班和家眷远走他乡,来到望奎一带扎根。经过多年的传承,逐渐形成了以河北滦县的乐亭影调加上东北方言及其二人转为主的独特皮影唱腔,俗称“两合水”。1985年,更是被专家命名为“江北派”。   关键词:望奎皮影戏;江北派;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098-01      一、望奎皮影戏的发展历史   望奎地处黑龙江省中部,松嫩平原的东部,南联冰城,北忱兴安,东接林海,西濒大庆油田,境内东、南、西三面濒河,北有三道乌龙沟子环绕。小兴安岭山脉在望奎县东北130公里处,余脉为山前丘陵地,成为本县境基本地形。望奎河北移民众多,冀东口语盛行,早期皮影都以唱“乐亭影”为主。20世纪中叶,当时的一些河北皮影艺人因不满皮影的改革带领戏班和家眷来到黑龙江望奎一带扎根,“两合水”影腔逐渐兴起。嗣后,他在“此地影”基础上,吸收“乐亭影”唱腔的特点,掺融进冀东口语,掐着嗓子唱,取“乐亭影”华丽婉转之长以补“此地影”不足,逐渐形成“两合水”,独具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江北派”皮影。   望奎皮影戏有着辉煌的历史,尤以上世纪50年代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江北派皮影戏的领军和代表人物:以创作见长的皮影艺人张继德,以最佳伴奏为主而闻名的赵乾成等。其中江北派第二代传人关兴九,于1958年参加了全国木偶皮影观摩演出大会,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0年又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并有幸在中南海为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表演。1975年-1981年间,是望奎皮影戏发展的兴旺阶段。全县的影箱数量一度达到22个。第四代传人谷宝珍,在保持传统唱腔曲式的基础上,在演技和韵味上精益求精,由其改编的传统剧目不仅被录制成盒带发行到日、美、德等国家,更是被作为研究与弘扬黑龙江松花江北派皮影的专题资料而永久收藏。其中由谷宝珍等人表演的《三请樊梨花》更是在中央一、二套节目中播放。2008年望奎江北派皮影戏正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望奎皮影戏唱腔的艺术特点   (一)望奎皮影戏早期却以“乐亭影”唱。新中国成立以后,望奎皮影在保持冀东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吸收“江南影”的外调和杂牌子,掺杂冀东口语,掐嗓子唱取“东亭影”之长,二者融合,既具有江南的曲调风格,又有江北的唱腔流畅和表现力强的特点。“江北派”影腔均为板式变化体,影调有不同格词分类,望奎皮影移植于“乐亭影”,常以“两合水”相协调,用“乐亭影”过门,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演出风格。   (二)望奎皮影戏在演唱上讲究“影调、咬字、情感把握”的三重原则。影调:即独有的江北派演唱曲调,以河北的乐亭影调带以东北地方小调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唱腔形式。音乐中富含东北风情,唱腔高亢、明亮、委婉、悠扬,真假声替换自如,优美动听,以七字赋、三项七、五字紧、十字紧等为基本影调,更有慢板、快板、数着唱、重叠唱等变化。咬字:即采用东北方言,民间谚语、歇后语、笑话、乡间俚语等地方语种。在用字上,有三赶七、硬唱、七言句子、五字锦、十字锦、等技巧。情感把握:即不同作品,不同角色之间按照剧情所产生的情感韵味变化。演唱过程中又可以分为苦支挂、乐支挂、思想支挂三种。其中,苦支挂多用于悲痛、伤感的唱段,旋律缓慢、委婉,给唱段增添了演唱低沉、忧郁的感染力。乐支挂多用于欢乐、喜事的唱段,旋律流畅明快,;思想支挂多用于情感沉闷,思绪万千唱段。   三、江北派皮影戏与唱腔面临的困境   历经百年风雨沉浮,风靡一时的望奎皮影戏,如今面临着失传和衰竭的严重威胁。具体表现在:   (一)队伍老化,后继无人。目前传承人建在的只有谷宝珍、宋官荣、张树荣等几位,最小的64岁,最大的72岁。目前在望奎县真正能够参加演出的皮影箱子仅存一个。具备演唱纯正的“江北派”唱腔的演员也只有7名。且都已接近70岁并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如果这些人没了,那么这门百年艺术将在这代人手中消失。   (二)演出活动开展少,基本处于停演状态。由于这些皮影艺人年龄较大,居住不集中,且大部分散落在农村。本身想搞一场演出就十分困难。虽然目前望奎县政府为这7名老艺人每月每人支付700元的工资,并在文化馆建立了一个皮影剧场,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皮影剧场也基本处于一个闲置状态。   (三)影卷资料日益减少,唱腔风格接近失传。南方的一些投机商人以低廉的价格收走大量珍贵的影卷、影人和场片,然后加工成工艺品,从中获得暴利。据调查,影卷、影人分别由原来的130多部和22箱,减少到现在仅存的40多部和1箱。更为致命的是,目前仅有的这7名演员中只有板胡伴奏薛明昌一人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