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老年之家联合举办.docVIP

本期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老年之家联合举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期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老年之家联合举办.doc

本期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老年之家联合举办   局长寄语   全国妇联离退休干部局局长   崔淑惠   全国妇联老年之家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建筑中,几年来,我们的离退休干部就在这里学习、交流、娱乐、健身。在这里,老同志们发起成立了书画艺术研究会、工艺美术研究会、艺术团、体育协会和老龄妇女研究会,她们常年开展活动,组织对内对外学习、交流和切磋,参与各项比赛并多次获奖。这里,已经成为她们获取快乐、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温馨的“家”了。   我们离退休干部局的同志们始终努力配合老同志,为她们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和服务。看到老同志们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温馨幸福,我们也就乐在其中了。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会徽(中国结) 集体创作   全国妇联离退休干部局、全国妇联老年工艺美术研究会为迎接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联合组织了3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用了5个月的时间,编织了1241个盘长结,一针针一线线缀制成直径1米的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会徽。她们用中国结精心编制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已作为珍贵文物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1.杨雪洁(81岁) 国画 山水   2.葛雅波 书法作品局部   3.林连东 国画 晓春      1.葛雅波(91岁) 书法抄录《人民日报》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章   2.赵友丽 草书 对联   3.尹淑丽 国画 荷花   4.尹璋(88岁) 国画 兰花   5.徐曼琴(80岁)国画 激流勇进   6.林佩华 国画 葡萄            老大姐们的一次党小组活动记录      罗铁先(77岁)   我们离休支部共产党员的平均年龄是81岁,大家都是一辈子在党领导下从事妇女解放和儿童工作的,我尽管已经年过七旬又七年,可是在老大姐们面前仍旧算个“小字辈”。我作为支部委员,被邀请参加许云党小组的民主生活会,并代许云大姐作了会议记录。   许云党小组成员有:许云,党小组长,86岁,癌症患者,腰椎长骨刺,摔伤后行走十分艰难;侯荻,82岁,做了肝和肾的肿瘤切除术,双膝长有骨刺和囊肿,行动艰难;侯香莲,82岁,心脏病,双膝因病已变形,靠扶拐行走;赵庆兰,83岁,癌症患者,贫血加脑供血不足。4位大姐都有眼疾,视力很弱,看书读报写字已很困难,但她们依旧襟怀坦荡地敞开心扉,令我感动,现将她们的会议记录摘要如下:      许云(86岁):战胜病魔 快乐生活   我已有68年的党龄了,在地下党工作时就经受了考验,在和平年代的工作中和与疾病斗争中也经受了考验。我自认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精神,碰到困难没有丧失过信心。   1981年我得了癌症,医生说我只能活3个月,我做了思想准备,向组织写信要求捐献遗体。在党组织的关怀、同志们的帮助和家庭的照顾下,我又活了二十几年,而且生活得很好,度过了生死关。   离休后,我一直参加社区和党组织的活动、工作,还一步一步开展家庭教育,开展“孙子疗法”,即与孙辈的对话,不仅孙子们进步了,我也获得了一些新的知识。我还认真学习实践共产党员的第一条义务,受益不浅。   我的生活内容充实,除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外,还爱好音乐,随时高歌,心情舒畅。我要永远坚持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侯荻(82岁):为建中国妇女博物馆添一块砖   坚持学习,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成了一种习惯。我是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各种考验,之所以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不变,重要原因之一是和勤奋好学分不开的。   我在职时,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离休后的20多年依然没有闲着,参与或主编了4本图书,并在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当我听说顾秀莲同志倡议创办中国妇女博物馆后高兴至极,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有生之年再为我国的妇女事业添点砖,加点瓦。   我翻箱倒柜,寻找自己当年收集的一些资料看能否派上用场,其中有中国历史上20多起由妇女领导的农民起义资料,和数千名有著作的知识女性资料等,还请亲朋好友和同事们帮助提供线索和资料。经同志们帮忙,找到了山西万荣县专家学者考证出版“女娲不是神,是母系社会杰出领袖”的图书等重要的史料和展品。   我从报纸上看到“女书”是世界文字史上独一无二的伟大艺术创作――1000个不同造型字体经过20多位专家学者多年考证,终于破译,而且已经引起世界金融和商界的关注,利用其美丽字形作商标。我认为,这些宝贵文物如何能在更大范围展示其风采,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我把对建立妇女博物馆的认识、想法及建议给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同志写过信。另外关于女娲的被考证、女书的被破译、画祖锞首的被发现等,都向全国妇联领导写信反映情况并提出了建议。   我的这些作为引起了一些老战友的关怀和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