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摘 要:介绍了瓦斯涌出量对矿井安全的影响及一种改进的RBF算法――IRBF算法,借助Matlab软件利用BP算法、传统RBF算法及IRBF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训练与预测的实验,结果表明IRBF网络具有较短的迭代时间及较高的精确度
关键词:神经网络 RBF IRBF 瓦斯涌出量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294-02
一、引言
矿井瓦斯是指煤矿井下空气以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如果井下的通风效果不理想,瓦斯涌出量大的区域会因为瓦斯体积分数过大,导致井下工作人员窒息。瓦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爆炸,爆炸时产生的高温(可达1850℃~2650℃),不仅会烧伤职工、烧坏设备,还可能点燃木支架和煤壁,引起瓦斯连续多次爆炸、煤尘爆炸和井下火灾,从而加重灾害程度,扩大灾害面积。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在对瓦斯含量高的煤层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必须事先对矿井瓦斯涌出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矿井的经济技术指标。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将BP网络及RBF网络用于瓦斯涌出量的预测领域,单这两种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BP学习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收敛速度特别慢,同时由于未考虑到输入的分布特性,推广能力差;RBF网络中隐节点中心及标准参数的确定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一些改进的算法被提出来。考虑到瓦斯涌出量预测中考虑因素多、系统训练复杂,且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噪声的情况,采用一种改进的RBF算法――基于免疫算法的RBF方法(IRBF)进行研究,以便缩小标准进化算法搜索空间的范围, 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及精度
二、IRBF理论分析
IRBF神经网络是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神经元构成的前向型网络,其基本思想是用径向基函数作为隐层神经元的基,构成隐层空间,实现输入矢量到输出矢量的映射变换,其结构如图1所示
三、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预测模型的建立依赖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中输入量和输出量的个数,可以确定神经网络的结构。瓦斯涌出量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煤层瓦斯含量、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厚度、煤层倾角、开采厚度、工作面长度、推进速度、采出率、临近层瓦斯含量、临近层、层间距离、层间岩性、开采强度等。这些因素中有的对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影响较大,也有的影响较小。为保证在预测准确性的前提下对网络结构进行简化,利用灰色关联度对这些指标进行优选,选出对瓦斯涌出影响最大的4个因素进行分析。这4个因素分别为煤层厚、煤层埋藏深度、顶板砂泥岩比、地板砂泥岩比,具体数据见表1
设输入层节点为四个,分别开采强度、煤层瓦斯含量、煤层埋藏深度及煤层厚度,输出层节点为一个,即瓦斯的涌出量,初始隐层数据中心数为7,变异率βk=exp(1-k),亲和力阈值为0.8,相似度阈值为0.95,学习率为0.01,对网络进行训练
取表中前12组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后3组数据进行检验
为更好地对比优缺点,同时对引用数据进行BP算法及传统的RBF方法的迭代过程进行比较。BP算法中隐层节点数根据经验公式选取为7个,传统RBF算法隐节点数选为6个。三种算法的误差曲线如下:
取检测数据利用三种方法分别进行检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四、结论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对BP、传统RBF及IRBF算法对瓦斯涌出量预测系统进行网络训练及预测,通过三种方法的误差对比曲线可以看出,达到设定误差时,IRBF的迭代次数最少,RBF算法次数居中,BP算法最多;通过网络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较,IRBF所得数值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因此,IRBF网络在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及精度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应该指出的是,训练数据的准确性、神经网络结构的设计对网络的学习及预测能力影响很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网络进行反复的训练及调整以达到安全防范的作用
[本文为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201421。]
参考文献:
[1] 吴中立.矿井通风与安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
[2] 永智群,潘玉民.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瓦斯涌出量预测[J].煤炭技术,2012(4)
[3] 王涛,王洋洋,郭长娜.基于径向基的瓦斯涌出量灰色预测模型[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4] 唐朝伟,何国田,徐昌彪等.神经网络在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7(12)
[5] 朱川曲.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9)
[6] 李?t,刘裕晓.基于BP神经网络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1(2)
[7] 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