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质动力学
以混合物中吸收质的物质的量与惰性组分物质的量的比来表示气相中吸收质的量,称为摩尔比,用Y表示;以液相中的吸收质的物质的量与纯吸收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来表示液相中吸收质的量,用X表示。摩尔比与摩尔分数的关系是: 对稀溶液, X值很小,上式化简为 Y*=mX 式中 Y*为与X相平衡的气相摩尔比。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吸收质和吸收剂的物质的量之和为溶液的总浓度,记作c0 ,单位为 则: 式中ρ——溶液的密度, Mr——溶液的平均摩尔质量, MA——吸收质的平均摩尔质量, Ms——吸收剂的平均摩尔质量, 对稀溶液,ρ≈ρs Mr≈Ms 有 可得E-H的关系 亦可得E-m的关系 由知道尔顿分压定律 3. 吸收速率 ①分子扩散速率 吸收质A在液相内的分子扩散速率与其浓度梯度呈正比,用费克(Fick)定律来表示: (1)单相内的扩散 吸收质在某一相中的扩散有分子扩散与涡流扩散两种。 式中 NA—扩散速率, kmol·m-2 ·s-1 DAB—比例系数, 组分A在介质B中的扩散系数 m2 ·s-1 dcA/dz—组分A在z方向上的浓度梯度, kmol·m-3 ·s-1 z为扩散距离, m,负号表示扩散方向沿组分A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扩散系数是物质的物性常数,表示扩散质在介质中的扩散能力。 定态条件下,若扩散在液相中进行,组分A在z方向上扩散δL距离,浓度由 变为 ,则 若扩散在气相中进行,且气相为理想气体混合物,组分A在z方向上扩散δG距离,分压由 变化到 ,则 用斯蒂芬定律表示: 式中 C0—液相总浓度, kmol·m-3 CBm—液体层两侧组分B浓度的对数平均值, kmol·m-3 p—气相总压,Pa pBm—气体层两侧组分B分压的对数平均值,Pa 液相 气相 ②对流扩散速率 由于对涡流流动中扩散认识上的不充分,只能仿照费克定律将涡流扩散速率表为: 式中DE——涡流扩散系数, m2·s-1 涡流扩散系数不是物质的特性常数,它与湍流程度有关,且随质点位置而异。湍流流体中,涡流扩散和分子扩散同时起着传质作用,对流扩散速率为: 湍流主体以涡流扩散为主,DE>>DAB,滞流底层为分子扩散,DAB>>DE,DE≈0;在过渡层,DAB和DE数量级相当。 吸收操作中吸收质从气相转移至液相经历了气相扩散、界面溶解和液相扩散三个步骤。 吸收质在气液界面两侧的分压和浓度变化如图中的实线所示。 (2)两相间传质 a.气、液两相间有一个稳定的相界面,其两侧分别存在稳定的气膜和液膜;膜内流体呈滞流状态,膜外的流体呈湍流状态; b.相界面上气液两相处于平衡,即相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 c.吸收质在两个膜内以分子扩散形式通过。湍流主体中浓度分布均匀,不存在浓度梯度和传质阻力,故吸收的阻力全部集中在气、液两个膜内。 研究者先后提出了许多描述它的物理模型,刘易斯(Lewis W K)和惠特曼(Whitman W G)提出的双膜理论。双膜理论的要点为: 双膜理论提出的物理模型使复杂的两相间传质简化为两个虚拟膜层内的分子扩散。膜层是吸收过程的阻力所在,吸收质在一定推动力pA- pAi和cAi-cA下克服两个膜层的阻力进行传质。 双膜理论对低气速填料塔等具有固定传质界面的吸收过程适用性好。 气膜内 液膜内 式中 —分别为虚拟气膜和液膜的厚度 稳定操作下,气、液相传质速率相等。由于考察范围及推动力表示形式不同,将吸收速率方程分为两类。 (3)吸收速率方程 ①单相吸收速率方程 液相 气相 式中: kG—气相传质系数, kmol·m-2·s-1·Pa-1 kL—液相传质系数,m·s-1 经比较变换有 对一定物系DAB为定值,在定态操作条件下p、T、C、pBm、cBm均为定值,但由于虚拟膜层的厚度无法直接计算或测出,还需通过实验确定kG和kL.其特征数关联式为: 式中Sh—舍伍德(Sherwood)数,Sh=kd/DAB;k为kG或kL ;d为特性尺寸,m可以是塔径、填料直径等; Re—雷诺数,Sc—施米特(Schmit)数。 系统分压差和气相摩尔比差表 示吸收总推动力时,总吸收速率方程为 ②总吸收速率方程 式中KG—以系统分压差(p-p*)为总推动力时的总传质系数, kmol·m-2·s-1·Pa-1 p——吸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Pa; p*——与液相浓度相平衡的气相平衡分压,Pa; KY——以气相摩尔比差(Y—Y*)为总推动力时的总传质系数, kmol·m-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