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战争读后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战争读后感

《石油战争》读后感 A CENTURY OF WAR,一个世纪的战争,这是我所阅读的《石油战争》这本书的英文书名,作者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当然我也是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认识他的。本书全面阐述了构成世界霸权的基础力量,揭示了石油、美元轮动席卷全球财富的秘密,描绘了世界地缘政治斗争的生动场景。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经济、石油(资源)与政治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可以说是残酷的世界。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也是世界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哲伦(1864— 1922)在所著《论国家》(1917)一书中提出。他将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简单的说就是将地理与政治相结合,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式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本以为该书应该是全篇向读者揭示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但是即使我粗略阅读至本书三分之一处仍没有发现有过多的介绍石油资源以及其重要性,大部分都是对上世纪初英帝国战略的描述,石油只是其中一个重要资源,可以这么说,仅用石油资源战略来理解一个大国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是不正确的,较为牵强的。但是另一方面,就如书中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一段话令人深思:即“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住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世界。” 现代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包括石油资源的。石油主要是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化肥、塑料和沥青等的原料。假如有一天世界上的石油突然消失了,那我们的汽车就无法行驶,飞机无法飞行,没有沥青马路,没有机械润滑油,没有化妆品,没有塑料产品,哦不,从理论上说我甚至无法打出这一行字。整个世界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会毁灭,这绝非危言耸听。据相关报告,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约为60%,在和平时期这一数据可能也许只是看看而已,一旦发生战争,我国的石油运输线路将被掐断封锁,只需几周时间,我国大部分军事设备将无法使用。一旦中国龙无法动弹,那我相信不管是“鬼子”、“猴子”还是“阿三”这些跳梁小丑都会出来兴风作浪的。说到这里,我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中国石油人身上沉沉的重担,不能学习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至少也可以为中华崛起而挖油吧。 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线,之前的世界是英国的世界。作为一个地理上的小国,英国无法像它的继承者美国一样对世界进行直接的统治,所以在很多时候不得不运用所谓“均势”的战略,在其他大国之间刻意制造对立和平衡,从而维持自己的利益。这一策略类似于我国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政策。这一“均势”政策被英国成功运用了几百年,这才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威名。特别是在1815年打败拿破仑之后,达到鼎盛时期,全世界大约4~5亿人,大约是全球人口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德国这一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为首的利益集团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这一情况也可以理解为英国“均势”战略的一次不成功实践。虽然一战以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为结束,但是英国的全世界霸主地位已然不保。果然,仅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德国卷土重来,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希特勒的上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完全可以理解为英国军事战略的一次失败的实践。之所以失败,可以说是希特勒的能力和德国的发展超出了英帝国的预计,终于造成了养虎为患的后果。张伯伦政府还继续施行绥靖政策,还以为在利用德国对抗其他欧洲强哥,反而被德国所利用。于是便发生了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以及伦敦连续数月的轰炸,损失惨重。二战之后英国彻底失去霸主地位,转而成为美国主导的世界,英国就只能躲在美国背后,作为一个帮凶享受一点昔日的荣耀。 而作为世界霸主继承者的美国则比上一任英国聪明得多:运用经济上的统治力,美国成功在战后建立了美元的霸权;运用政治和军事上的统治力,美国成功掌握了世界石油命脉,建立了石油霸权。依靠着美元和石油的坚实基础,霸权得以在全世界进一步展开。只要触犯了美帝国的利益,无一例外要被制裁乃至消灭,苏联、伊拉克、南斯拉夫、阿富汗。但与传统霸主崇尚武力不同的是,美国这一现代霸主拥有多种武器,无论是货币、石油还是文化侵略,都是它的致命武器,而不见硝烟的武器,其威力不亚于甚至更甚于最先进的飞机和坦克。以石油资源为例,美国只需要利用帮凶封锁封锁航线,或暗地支援一下石油产地的革命武装,或抬高石油价格等方法,一旦使用得当,其威力也可与金融战相媲美。举一个例子,美苏本来是两个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就因为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