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 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穴位注射 培训资料

Zhu lan 穴位注射 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 朱兰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之—— 目录 CONTENTS Zhu lan 定义 特点 Zhu lan 概 念 定义 双重刺激 特点 Zhu lan 防治疾病 又称“水针” 穴位注射 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 注入人体有关穴位 Zhu lan 第二章 职业认知 针具 常用药物 Zhu lan 针具和常用药物 针具 常用药物 2.维生素类制剂 如维生素B1注射液等。 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 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 1.中药制剂 如复方当归注射液等。 3.其他常用药物 如葡萄糖注射液等。 Zhu lan 第三章 目标确立 第二章 职业认知 操作程序 处方选穴 注射剂量 疗程 Zhu lan 操作方法 一 处方选穴 3、选穴宜少而精,以1~2个腧穴为妥。 4、选取肌肉较丰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2、根据穴位注射的特点,常结合触诊法选取 阳性反应点,其触诊部位一般某些特定穴。 1、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 Zhu lan 操作方法 二 操作程序 如果注射药物较多时,可将注射针由深到浅,边退针边推药,或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刺入穴位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进。 1、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2、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药液; 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注入速度宜缓; 急性病、体强者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 Zhu lan 操作方法 Zhu lan 操作方法 注射部位 耳穴每穴注射0.1ml 药物性质 面部每穴注射0.3~0.5ml 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 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 腰臀部每穴注射2~5ml 5%~1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20ml 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和特异性药物 一般用量较小 每次用量多为常规量的1/10~1/3 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 为1~4ml 三 注射剂量 Zhu lan 操作方法 四 疗程 8~10次为一个疗程 Zhu lan 第三章 目标确立 第二章 职业认知 Zhu lan 适应范围 内外妇儿通治 服务对象广泛 临床检验有效 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 凡是针灸的适应证大部分可运用。 Zhu lan 第三章 目标确立 第二章 职业认知 凡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必须先作皮试。 Zhu lan 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禁忌及毒副作用。 关节腔、脊髓腔 和血管内 Zhu lan 注意事项 不将药液注入 穴位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 Zhu lan 注意事项 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取卧位 注射部位不宜过多,药量也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 颈项、胸背部腧穴注射时,不能过深 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不宜作穴位注射 特别注意 应用举例 1、面瘫 2、中风偏瘫 3、耳鸣耳聋 4、暗疮 5、腕管综合征 6、椎间盘突出症 7、三叉神经痛 展望 社区常见病方面加强应用 哮喘、慢性妇科炎症等难治性疾病方面的应用 HE YI HAN THANK YOU

文档评论(0)

f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