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俄语人才应成为发展龙江区域经济一项战略.docVIP

培育俄语人才应成为发展龙江区域经济一项战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育俄语人才应成为发展龙江区域经济一项战略

培育俄语人才应成为发展龙江区域经济一项战略[摘 要]作者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回顾,指出:设想中俄两个国家、民族、人民彼此之间不打交道,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不可能的。而要打交道,就必须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俄语人才。接着,又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证了中俄两国在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而为实现这些互补,就要运用贸易、投资、进出口技术、出口劳务等手段和途径,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力争“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国要实现对俄合作的“地利”优势,必须要有一批优秀的俄语人才,因为他们是中俄合作的纽带和桥梁。最后,提出了避免俄语翻译重演“青黄不接”一幕的几点措施、建议。 [关键词]俄语人才;中苏(俄);经贸;资源互补;区域经济;战略 中国与独联体国家有着漫长的边境线,有着历史悠久的民间往来,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有着巨大的现实合作空间和市场互补性。因此,中国与独联体国家,尤其是与俄罗斯之间,一定要实行长期合作、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经济方针,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由中国政府发起的“上海合作组织”正是依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据中俄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依据努力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潜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战略,而制定的国策要略。中国要与邻为善,中国要在与上述国家的友好交往中保持竞争优势,在真诚合作中达到双赢的目的。 19世纪末,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沙俄政府对外侵略扩张,两国签定了数个令大清朝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爱珲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都划为俄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直到海边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被说成是中俄“共管”之地,黑龙江、乌苏里江成了俄国可以自由通行的航道。而且,所谓中俄共管不过是为了过渡到俄国独占。《北京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尚未结束,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危急情势下,沙皇俄国乘火打劫,与中国订立的。该条约把《爱珲条约》中的中俄“共管”之地,直接划归俄国所有。《天津条约》的签定是由咸丰皇帝亲自给负责天津谈判的桂良发布的上谕钦定的:“今俄国已准五口通商,又在黑龙江定约,诸事皆定,理应为中国出力,向英法两国讲理,杜其不情之请,速了此事,方能对得住中国。”事实上,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以不同面目出现的侵略中国的强盗帮中,沙皇俄国实际上成了获取赃物最多的一个最大强盗。他们共从中国掠夺了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三个法国的国土面积。因此,黑龙江、乌苏里江由中国的内江变为中俄界江,兴凯湖也由中国的内湖变成了中俄界湖。于是乎,黑龙江省也就由一个沿海省份变为一个与海无缘的内陆省份。回顾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帝国主义利用船坚炮利,多次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究其原因,其一是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其二是科学技术落后;其三是没有动员并保护边疆百姓的守土热情;其四就是因为“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与世隔绝,外语人才奇缺,外国通更缺,对交战国国情闭目塞听。 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援建中国156个工业项目。从立项、分析、论证、签约到落实的复杂过程中,俄语翻译和懂得俄语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学成归国的留苏学生、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俄语人才和大批自学成材的俄语人才在中苏专家之间以及中方建设者与苏方援建者之间成功地担负起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如果没有他们的倾力付出,就不会有后来的哈尔滨三大动力、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龙江电工厂、哈尔滨第一机床厂、哈尔滨亚麻纺织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制造厂、沈阳第三机床制造厂等等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他们在结好苏联,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壮大新中国的民族工业基础,建立一整套国民经济体系,粉碎帝国主义对我们年轻人民共和国实行的军事和经济封锁,创造数个亚洲第一的工业奇迹方面,实为功勋卓著。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府单方面裁军一百万,主动从中苏边境地区撤除大批边防部队;苏联方面,时任苏共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在视察边境城市海参崴时,立即作出回应:中苏作为邻邦应和平共处。而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等两国高层的成功互访和进一步接触,使多年冻结在中苏两国之间的坚冰开始融化,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掀开了。紧接着,黑龙江省黑河市与对岸城市布拉格维申斯克,以一车西瓜置换一车化肥的民间贸易,将中苏民贸、边贸、国贸的大幕徐徐拉开。随着双方各自调整内外政策,向从事外贸、旅游业务的人员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不过,这段期间,由于俄语人才得到高校和社会的重点培养,加之语言实践机会的增多,使我们的外貌、旅游事业得以平稳向前发展。黑龙江在现有的24个对俄口岸中,相继开放了17个,边境一日游、多日游、出国游和边境民贸活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