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轮复习上课版案例.ppt

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轮复习上课版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览知识概要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生产工具革新的表现; 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4.“千耦其耘”的原因; 5.小农经济的原因、特点、评价;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是怎样演变的?其特点是什么?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演变: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特点:精耕细作。实质:生产力水平的变化。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领先世界;(2)独立发展,自成体系;(3)精耕细作;(4)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5)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 3、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通常体现在哪些方面? (1)农具的改进和推广;(2)农业技术的进步;(3)水利设施的兴修;(4)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和推广;(5)耕地面积的增加;(6)粮食总产量和单位产量的增加;(7)国家人口的增加;(8)赋税制度的变化;(9)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等。 1.(2016·大同联考)西汉的《氾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主要说明 (  ) A.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B.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 C.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D.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 2.(2015·揭阳模拟)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由此可见 (  )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D.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其影响。(10分)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小农经济”不等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相对商品经济而言的没有社会性。小农经济是私有制下的产物。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但是小农经济只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自然经济可以包括多个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如封建庄园) ①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中的经济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 ②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近代结束。 ③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和市场相联系。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所代替。 不可断章取义 (2016·湛江调研)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  ) A.脆弱性 B.封闭性 C.再生性 D.落后性 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冶铁技术的落后     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小农经济的阻碍 D.耕牛的极度缺少 解析:选C 冶铁技术的落后与否与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无必然的联系,故A项错误;铁犁牛耕技术更加有利于精耕细作的需要,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由于财力有限,使得占用一定财力的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受阻,故C项正确;耕牛的极度缺少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牛耕的推广,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的依赖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 【解析】民谣反映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兵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AB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C。 注意命题的视角 (2016·豫晋冀三省调研)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解析】选C。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一妇每日纺棉”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属于自然经济,也是重农政策的表现,故A错误;“资本主义萌芽”体现在雇佣关系,材料未涉及,故B错误;“其余或换钱易粟”,表明与市场有联系,故C正确;农民“或纳税完官”,但未涉及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D错误。 高考热点:土地与人口政策 (2016·河南省南阳市调研考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高祖7年规定,“民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