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又叫城市郊区化 大城市 郊区、卫星城 推力因素 拉力因素 城市病 环境质量好 4、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 原因: 1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2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表现: 1 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2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3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4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1、①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②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③违反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 3、生态城市的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做到:①统一规划; ②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 ③尽量种植适生的本土草和树; ④要花、草、灌、林相结合; ⑤依法保护绿地。 2、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则下游失去水源补充,致使水资源缺乏;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灾的机率,威胁中下游地区人口、农田、城市的安全。 城市是区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区域环境受破坏,城市也会遭殃,产生一系列城市病。 【P45活动“移植大树之风为何屡禁不止” 】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大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5、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6、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三、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P46 特色化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 风貌 北京 皇宫建筑群雄踞市中心,其他建筑物沿城市中轴线排列 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华盛顿 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体现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 说一说它们的建筑风貌及形成原因 欧陆风情 · 城堡 · 草地 · 花园 美国现代化城市 · 摩天大楼 · 发达的交通 · 绿地 中国丽江古城 · 雪山 · 民居 · 古瓦 阿拉伯风情 · 清真寺 · 古塔 · 平顶屋 特色化 【你能猜出下列图片是在哪里吗?】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不透水下垫面面积的日益扩大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多,不但扰乱了城市区域正常的水循环,而且还导致了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化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原有的透水地区(农田、森林、草地)不断被混凝土建筑物及沥青路面所取代。城市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的扩大,减少了雨水向下的渗漏,增加了地表径流流速,致使地表总径流量和峰值流量增加,滞后时间(径流量落后于降雨量的时间)缩短。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2)对水分蒸发的影响: 城市化不断加速,导致绿地迅速减少,不透水面积增加,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使得地表及树木的水分蒸发和蒸腾作用相应减弱。 (3)对地下水收支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地下水收支量的失衡,地下水支出量远大于其收入量,结果导致了大面积的地下水漏斗,即通常所说过分的地下水开采,引起区域性地面沉降。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4)对水质的影响:城市化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是指生产、生活、交通运输以及其他服务行业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的污染。 目前,发达国家均已采取了十分严格的排污控制手段,加之兴建大量的一级、二级污水处理厂,从而使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已得到控制。但城市河流BOD(生物化学耗氧量)水平仍远高于非城市河流。 与发达国家城市水质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不同,发展中国家城市水质污染却十分严重,甚至于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经济承受力有限,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的下水道系统不完备,其污染处理能力有限,先经济发展、后环境治理的方针,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水质日趋恶化。 图6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例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解析:从图6可看出,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变化为:蒸发量减少了,由40%减少到25%。地表径流增加了,由10%增加到43%。所以答案为D项。 D 例4.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C 乡村变为城市后,地表植被被破坏,地面被硬化,水流阻力变小,水流速度变快,地下径流量将减少。城市地表由于缺少植被覆盖,原来疏松表面变为水泥路面,地表水存在形式主要是通过下水道,因此地面蒸发将减少。如下图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可得以下结论: 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1、??城市建设将会使地面径流增大,原因是地面硬化后下渗量大大减少; 2、??城市建设后地面蒸发量大为减少,是由于地表水通过下水道流走,地面积水少,蒸发就少,还与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