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色彩表现手法浅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色彩表现手法浅说

《诗经》色彩表现手法浅说摘要:《诗经》在色彩的表现手法上独具特色,除了直接运用丰富的颜色词描绘事物色彩之外,主要是通过间接表现的方式,即用对比、衬托、渲染、联想等方式来描写事物的颜色状态,创设整体的环境氛围,激发读者的想象联想,将事物明丽的色彩表现得更为真实生动 关键词:色彩 表现手法 直接 间接 《诗经》中的色彩世界缤纷绚丽,其中运用了大量丰富的颜色词汇,来表现自然事物和生活之中的颜色之美。在色彩的表现手法上,除了直接运用颜色词汇来表现事物的色彩,主要采用间接表现的手法,即用类比、烘托、对比的、渲染、联想等方式来表现事物的颜色状态,使得事物的色彩更加真实可感 一、 直接的色彩描绘,具体而鲜明 1、丰富的色彩词汇 《诗经》中出现的色彩词非常丰富,来直接表现诸多的动植物、自然山水、人物容貌以及服饰器物等的色彩,比如描写动物昆虫的有:“皎皎白驹,食我场苗”(《小雅“白鸟”(《大雅“黄鸟于飞”(《周南“何草不黄”(《 小雅“隰桑有阿,其叶有幽。”(《小雅“幽,黝的假借。叶之肥者呈墨绿色。《说文》:黝,微青黑也。”[1]p728《诗经原始》:“幽,黑色也。”[2]p464;描绘自然山水的有:“英英白云”(《小雅)“白石皓皓”(《唐风“月出皎兮”(《陈风“赫如渥赭”《诗经今注》:“赫,赤色鲜明貌。赭,赤土。此写舞师的面色。”[3]p55“发如云,不屑也。”(《风“,黑也。”[2]p159;描写服饰器物的有:“青青子衿”(《郑风“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豳风》)《诗经原始》:“玄,黑而有赤之色。”[2]p313“朱帻镳镳”(《卫风“以其黑,与其黍稷”(《小雅“,红色。”[3]p332。《诗经》中出现的颜色词汇主要有白、素、皎、皓、皙、、缟、黑、幽、缁、、玄、黄、皇、绿、綦、青、赤、朱、丹、彤、、赫、赭、、、蓝、驳等,其中主要涉及到了白、黑、青、红、黄五种色系 2、较为细腻的色彩名词 《诗经》中的颜色词在表示颜色浓淡度和使用方式上有着细致严格的区分。如表示白色的词有:白、素、皎、皓、皙、、缟;表示红色的颜色词有:赤、朱、、彤、、丹、赫、赭、;表示黑色的有:黑、幽、缁、;表示绿色的有:绿、綦、青。不同的色彩词表示的颜色度不同,使用的场合也不同,如表示白色的七个词中,“素”、缟”主要用于描写服饰配饰,如“素丝五”(《羔羊》)《诗经今注》:“素,白色。”[3]p24“充耳以素乎而”《齐风“素衣朱”(《唐风“缟衣綦巾”(《郑风“白”、“皎”、“皓”则主要用于描写自然界的事物,如“白茅包之”(《召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皎皎白驹”(《小雅“月出皓兮”(《陈风 月出》)《诗经今注》:“皓,月光洁白。”[3]p184“有如日”(《王风“,白也。”[2]p201《诗经今注》:“,同皎,白也。”[3]p105;“皙”则主要用来描写皮肤颜色,如“扬且之皙也”(《风“皙,白色。”[3]p67;在表示红色的八个词中,“赤”、“朱”、“”主要描写衣服车马,如“朱帻镳镳”(《卫风“路车有”(《小雅“赤貌。”[4]p340。“ 彤”、“”则用来描写器物颜色,“彤管有炜”(《邶风“角弓”(《小雅“丹”、“赫”、“赭三个词,如“颜如渥丹”(《秦风“赫如渥赭”(《邶风“赫,《毛传》:赤貌。《郑笺》:硕人容色,赫然如厚傅丹。王先谦《集疏》:谓其颜色赫然明盛,如沾渍赤土然也。指诗中舞师脸色红而有光。”[4]p86由此可以看出《诗经》中的色彩名词是比较细腻的,并且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修饰搭配关系 二、间接的色彩表现手法 《诗经》着重描写事物存在的环境氛围,间接刻画事物的颜色状态,引发读者的想象联想,从而将事物绚丽的色彩表现得更为生动传神 1、用对比的方法来增加色彩对比度和生动性 将色彩差异较大的事物放置在同一画面之中,利用颜色差异来形成对比,使得画面更为生动,色彩鲜明,如: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郑风 “扶苏,亦作扶疏,大树枝叶茂盛分披貌”[1]p240,“荷华”即指荷花,“桥,乔之借字,高大。”[4]p171桥松就是指高大的松树。“游,本指旌旗的流苏,此处用以形容茏草的枝叶舒展。而“龙”是“茏”之借字,《毛传》谓之:“红草也。”陆玑《疏》:“一名马蓼,叶大而赤白色,生水泽中,高丈余。”[4]p171在诗中,大树茂盛的绿色与荷花的粉红色,松树的苍翠与游龙的赤白,绿与红,翠与白,都形成了对比,使得色彩鲜明活泼,烘托沉浸于爱情之中的女子的热烈情态。再比如《唐风“素衣朱”“素衣朱绣”,《鲁颂“公车千乘,朱英绿”,白衣红领,红缨绿绳,比较大的色彩差异,鲜明的颜色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 2、用衬托的手法来表现色彩的浓艳 通过对一种颜色的描绘,衬托、突出另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