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0、41、42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结核、真菌、病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第一代  萘啶酸    (1962年、  已淘汰) 第二代  吡哌酸(PPA)(1974年、现很少用)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 (90年代、现最常用) 1990年前上市    诺氟沙星(1979)  培氟  沙星 环丙沙星   依诺沙星   氧氟沙星 第四代 新氟喹诺酮类 (90年代后期、刚上市 不久)  如曲伐沙星(肝毒,停生产)  莫西 沙星   克林沙星 克林沙星、加替沙星等。 一、概    述 [不良反应] 二、常用药物特点        第一代    吡哌酸(PPA)  基本淘汰       第二代    诺氟沙星(氟哌酸、淋克星 )    F为35%~45%,血浓度较低,主用于肠道、尿路感染,亦可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眼科感染,疗效一般。    第三代喹诺酮              第三代         环丙沙星(环福星、希普欣 )是第三代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F为38~60%,仅比诺氟沙星高,比其他喹诺酮低。抗菌作用:对G-杆菌最强:如大肠、痢疾、流感、绿脓等,对 产酶淋球、耐药金葡有效,伤寒及TB杆菌有效。应用: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第二线治疗伤寒及抗TB药。      氧氟沙星(氟嗪酸)      F为70%~90%,比诺氟沙星高1倍。分布广:肺、痰液、骨、耳鼻喉、前列腺均可达有效浓度,尿液浓度高(与左氧氟沙星并列首位)。抗菌作用:对一般菌比诺氟沙星强。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眼科感染等,可作为治疗伤寒及抗TB杆菌第二线药。     左氧氟沙星(左克、可乐必妥)    1.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2.抗菌谱同氧氟沙星,作用强,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消旋体)的2倍。3.不良反应较少。  氟罗沙星(多氟沙星、多氟哌酸 ) 1. 抗菌谱广:除一般敏感菌外,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作用强 2. 体内抗菌活性强于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3. 生物利用度高(近100%) 4.  t1/2   (10-12h)   1 -2次/d应用:与氧氟沙星相似,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有效,但对结核杆菌无效。 司帕沙星(司氟沙星、司巴沙星、巴沙、帕氟沙星、司巴乐 )  1.抗菌活性及抗菌谱(1)对G+菌作用最强(葡萄球、肺炎链球)(2)对支原体、衣原体强,分支杆菌有效  2.  t1/2长(16 - 20h)1次/d  第四代喹诺酮类(本书无)  莫西沙星、克林沙星特点:1999年上市 1.对G-菌作用强(环丙4倍) 2.对厌氧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亦强 3.莫西沙星对结核也有很强作用。  磺胺(SN)发  展  简  史  1. 最早用于全身感染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2. 德国医生杜马克1932年合成百浪多息(SN) 1933、35用于临床,1938年获诺贝尔奖。 3. 随着低毒高效的新的抗菌药的出现,磺胺类药物应用逐渐减少,但对某些感染仍列为首选(如流脑)。      复方新诺明 (CO SMZ 、百炎净) (SMZ+TMP)组方依据  1.SMZ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双重组断菌体   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叶酸代谢,使抑菌→ 杀菌 ,疗效倍增↑↑  2.SMZ与TMP的体内过程相似,抗菌谱相似,可同时起效,耐药性↓。 甲硝唑(灭滴灵) 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 抗阿米巴作用    肠内、肠外阿米巴病首选药 抗厌氧菌作用    防治腹腔、盆腔术后混合感染    敏感菌有G-杆菌、G+厌氧芽孢杆菌、G+厌氧球菌 抗阴道滴虫病    作用滴虫滋养体 抗贾第鞭毛虫作用    最有效    硝基呋喃类      本类药作用特点为抗菌谱广、作用强、不易耐药、毒性大  呋喃坦啶     尿药浓度高,用于尿路感染  呋喃唑酮(痢特灵)   口服难吸收(仅5%),仅用于肠炎、菌痢、溃疡病。  呋喃西林     内服毒性大,仅外用。烧伤湿敷创面,中耳炎。 各种癣菌    新型隐球菌 白色念珠菌  灰黄霉素 (1939) [作用机制]    渗入皮肤角质层与角蛋白结合,干                     扰真菌核酸合成,阻止癣菌继续侵                     入,对各类癣菌有抑制作用 [给药途径]    口服有效,外用无效 [不良反应 ]   多、轻,与青霉素部分交叉过敏                     为肝药酶诱导剂 制霉菌素    (制霉素、米可定    1949)  [作用机制]选择性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使通透性增加而死亡。高浓度杀菌。对细菌无效,对哺乳动物有毒性。 特比萘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