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立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立法

浅析清朝对蒙古地区的立法摘要:清朝统一蒙古地区以后,非常重视对蒙古地区的立法。清朝统治者从蒙古社会的具体生活情况和法律传统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本文详细论述了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地区制定的法律特点 关键词: 清朝;蒙古地区;立法;特点 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XX年曾定例,罚取牲畜无力完交,可折鞭打,少纳一头鞭二十五,两头鞭五十,三头鞭七十五,鞭止一百,不许多责。这种科罚牲畜的刑罚在康乾以后,亦有所变化,一些食俸的蒙古王公改用罚俸代替,而且也多了流徙烟瘴之地的惩罚 (二)具有民族特色的审判方式 马克思曾经指出:“审判程序和法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象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审判程序和法律应该具有同样的精神。因为审判程序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内部生命的表现”。在蒙古实际生活中,习惯法对处理轻微的民事诉讼仍起作用。蒙古司法审判上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 1、 轻微的民事纠纷在旗内解决 虽然法律规定民事纠纷可以上诉到官府,但事实上绝大多数这类案件都能在本部落内,自行依照习惯法得到处理。蒙古旗下的十家长佐领、参领实际上充当着所管辖范围内处理民事纠纷的司法官,法律确定了蒙古基层组织具有解决民事纠纷的责任,这是对他们传统的司法审判权力的认可。基层组织不能解决的纠纷,才上送到旗公署,由札萨克和盟长依法处理。基层组织处理民事纠纷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不经基层组织,直接向旗法庭提起诉讼 2、 保留了传统的“入誓”的习俗 蒙古立法虽然也强调在司法审判中要重视证据,如规定:“搜赃须同见证前往,不容搜者以贼论”。“踪迹所入之案西踪无佐证,无庸入誓”。但在地广人稀的蒙古草原,互相联系很少,发生各种案件很难找到证据,因此,在蒙古司法中长期行用着传统的“入誓”制度,遇到疑难案件时,令当事人宣誓,按照一定的司法仪式发誓言保证,经常是顶佛经入誓。宣誓后其言词即认为具有可靠性。蒙古立法认可了这项制度,将其作为审理疑难案件的程序,使蒙古立法带有了深刻的传统习俗的印记。《理藩院则例》专设《入誓》一卷,根据它与《蒙古律例》所载,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入誓:①、重大案件案情可疑,证据不足,入誓。“凡不招承应死之罪,无佐证,可疑之犯令其发誓”(《蒙古律例》)。“凡案犯斩、绞、发遣以及应罚牲畜等罪,如临时未经破案,事后经官方访出或被人告发,案情确凿,而本犯恃无赃证踪迹,坚不承认,事涉疑似者入誓。如肯入誓,仍令该管旗佐领等加具保结,令本人入誓完结,不肯入誓这,即照访出告发案情科罪”。(《理藩院则例》)宣誓后即认为誓词可靠,不敢入誓,则认为犯罪属实。②、失去牲畜,踪迹范围内被怀疑之人入誓。“凡失去牲畜,如访有踪迹,在何人游牧处所相距一箭之地以内者,即令何人入誓。其人虽遣避他处游牧,仍令入誓即免议,另行查拿原窃正犯。不肯入誓,讯明事主原失牲畜数目,令其照数赔偿”(《理藩院则例》)。“丢失牲畜,凡游牧之日而贼踪适以其日入于游牧旧处着,令其发誓(《蒙古律例》)。入誓即可免议,不设誓则照数赔偿。③、出首或间接告发案件,被检举人入誓。蒙古律对揭发犯罪的出首者归于保护和奖励。“凡出首事件,不令首者发誓”(《蒙古律例》),并将出首事件所罚之物,给出首者一半。如检举家主和长官,允许离开本主,去旗内愿往之处,以防被检举人报复。还规定:凡出首事件案结之后,王、公、台吉等挟仇索取出首之人牲畜,有俸禄的王公各罚俸一年,无俸的台吉、塔布囊罚二九牲畜存公,所索取牲畜追给本人,任其择主归降。对被检举人作出有罪的推定,责令发誓,即使间接获得告发犯罪的情报,也令被检举人发誓,“有以潜得信息程控案件,已未管旗王、贝勒、贝子、公、额驸等无庸发誓,惟择该旗人誓之,若台吉、塔布囊则令自誓。若货物被窃,经人潜来致信或贼踪经入,二者令都统等发誓,若不发誓即令加倍给予。”(《蒙古律例》)。为树立王公贵族的威严,王、贝勒、贝子、公、额驸等贵族遇罚罪案件应入誓时,可免其本身入誓,择令旗内台吉、塔布囊、管旗章京等代为发誓(《理藩院则例》)。④、凡罪罚牲畜无力完交入誓。“凡罚取,无畜者,令佐领内材干人发誓。若誓保其无畜,而续经犯出牲畜追取,其发誓人罚一九牲畜”(《蒙古律例》)。“凡台吉应罚牲畜,称无力完交者,有该管旗章京入誓完结,其蒙古官员以下照例折鞭发落”(〈理藩院则例〉)。⑤、有偷窃“四项牲畜”、窝藏贼犯、杀人等犯罪之嫌者,入誓。“头驼马牛羊四项牲畜。贼情可疑者,令其发誓,入誓者免罪完结,不入誓者,视其所偷牲畜数目多寡,照例分别定拟”。怀疑贵族之家窝藏贼犯或有杀人之嫌时,令贵族伯叔发誓,无伯叔。令伯叔之子发誓。这类情况只要可疑即令其发誓(《蒙古律例》)。⑥、入誓后,发觉虚假加等治罪,誓言得到证实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