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官场的摆谱与讲派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王朝官场的摆谱与讲派头

清王朝官场的摆谱与讲派头清王朝官吏有许多恶习,其中之一就是摆官谱、讲官派。所谓官谱、官派,就是做官的排场、派头。其表现包括衣食住行、说话办事等各方面。大清国官场中人的普遍看法是:做官就应当有官谱、官派,不然就不是在做官。所以,一旦为官,便要摆谱、讲派。即使条件不允许,也要想办法硬摆穷讲 官员出门时鸣锣开道、仪仗威武。清制,各省文武官员自督抚到知县,外出时都有仪仗,仪仗依官品分等级。督抚的仪仗是所谓“八座之仪”,也就是:以小红亭(头亭)为前导;次为红伞(避雨之用)、绿扇(障日之用)及鸣锣者四人;其后为肃静、回避木牌各二(制人冲道)及官衔牌;再次为红黑帽皂役各四人,呼喝不绝;再后面是骑而导者一人(俗呼顶马)及提香炉者四人;然后是本官所乘绿围红障呢大轿,四人抬和四人左右扶(即人们常说的八抬大轿),轿后为戈什哈(巡捕)二人和跟马二骑。《歧路灯》里写了学台出行时其仪仗走过的情景:“只见刺绣绘画的各色旗帜,木雕铁打金装银饰的各样仪仗,回避、肃静、官衔牌、铁链、木棍、乌鞘鞭,一对又一对,过了半天。……金瓜开其先,尾枪拥其后,一柄题衔大乌扇,一张三枪大黄伞儿,罩着一顶八抬大轿,轿中坐了个弯背白髯、脸上挂着镜看书的一位理学名臣。” 如果官员出行走水路,则必择高大楼船,舱门贴红纸字条,旗、牌、伞、扇插列舱面,也鸣锣开道,锣声一响,行舟让路,两岸肃然 出行鸣锣的次数,依官职而不同,其含义也不同。州县官出行鸣锣,打三响或七响,称为三棒锣、七棒锣,意为“让让开”。“军民人等齐闪开”(一说“君子不重则不威”)。道府出行鸣锣,打九棒锣,其意就是“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节制武官的大官出来,要打十一棒锣,意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总督以上官员出来,因是极品,打十三棒锣,意为”大小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官员出行时鸣锣开道,被认为是必行的官仪;反之,如果不这样做,则被认为不成体统。如郑板桥夜间出巡不鸣锣开道,不用“回避”、“肃静” 牌子,只用一小吏打着写有“板桥” 二字的灯笼作为前导。时人对此都看不惯,他的朋友郑方坤说他“嵌奇历落,于州县一席,实不相宜” 京官到衙署时,皂隶要在门口迎接侍候。如果是堂官,则有四个皂隶在前面扬声喝导而进,如是司郎官,则有一个皂隶导引,只作遏声。清前因居士咏此官派道:“京官体统亦尊荣,与从临衙皂隶迎,分引诸司惟有遏,堂官对导共扬声。” 府宅要讲官派。如李慈铭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仍愿出高价租赁宏敞的大宅。同治十三年起,他租居了位于北京保安寺街故闽浙总督季文昌的旧邸,其邸有屋二十余楹,有轩有圃,花木葱郁,气派阔绰。当时他的年收入是一百二十三两银子,而房租就达四十八两。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在宅门上贴上可显示官派官威的“封条”。北京宣南一带官宅多贴有标有官衔和禁人“喧哗” 字样的“封条”,以壮观瞻,以示荣耀,以警行人 有两首竹枝词是讲封条上标有官衔的。①《日下新讴》:“陆海官居各表之,衔条比户贴参差。长班领客无须问,但到门前便得知。” 注语:“京城内外有职者,于所居临街大门之上,各贴官衔封条。”②《燕京杂咏》:“居官流寓仕京朝,门示头衔壁上标。待得春秋亲校士,红笺添并两封条。注语:“官宅禁示闲人”,红条书主考官姓名、职务,“贴大门以示荣耀” 又有两首竹枝词讲贴封条禁人喧哗。①《草珠一串》:“封条处处禁喧哗,小小门楼也宦家。为问何人曾入仕?舍亲始祖作官衙。”②《增补部门杂咏》:“每做京员势必添,两条四块甚威严。喧哗禁止偏难止,多半门前壮仰瞻。”京官吴赞善家的大门之外,写着“詹事府示:不准喧哗,如违送究”等话语 饮食起居讲排场、讲派头。一些官员食必方丈,根本吃不了。待客时,客已停箸,菜肴却仍在上桌。知县大老爷吃饭的仪节是:一个神气活现的家丁快步跑到签押房门口,把门窗高高打起,大喊一声:“请大老爷吃饭啦!” 喊完再撑着门窗恭敬地肃立在那里侍候着 摆官谱、讲官派成为官瘾十足的人不可缺少的东西。有的求官者官位还没到手就摆起官谱,有的官却在已经失掉官职后仍在摆官谱。黄某,祖上办盐,到他手里,官兴发作,一心一意的只想做官,没有事在家里,朝着几个家人还要“来啊来”的闹官派。某都统被革职回到家乡,但官气不改。每天起床后吸鼻烟时,便有仆人持官衔手本数十份,立在旁边,依次呼手本上的姓名:“某大人拜会――”,“某老爷禀见――”,然后躬身待命。都统吸完烟,便挥手让仆人出去。仆人走至中门,再大声呼道:“道乏――”(拒见客人的客气话,意为你辛苦了一趟)。这种程式,就像演戏一样。每日必行之,都统便觉得心神舒畅,否则便寝食不安,如患心病一样 家人婚丧作寿也要大讲排场。晚清时,上海知县叶廷眷上任三年,其母作寿的排场一年比一年大。以寿筵为例,同治十一年为烧烤二席、鱼翅十三席、次等鱼翅十一席;十二年变为烧烤二席、燕菜二席、鱼翅十四席、次等鱼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