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教学中文化观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文学教学中文化观照

俄罗斯文学教学中文化观照摘要:在所谓大众文化或消费文化时代,重新评价文学的作用和意义是学界有待明确的一个问题。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功能已被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作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外国文学则大有被挤出交际、束于象牙之塔的危险。种种理由为陷于困境的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一条与时俱进的出路――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化观照,它不仅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难题提供了可能,也为外国文学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教学;文化观照;俄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5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0961(XX年级(第三、四学年)制订的《提高阶段教学大纲》规定:“提高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在需要和可能的条件下结合俄语掌握某一专业方向,并充分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4]10以文化为导向,《大纲》准确地将文学的教学内容课定位为国情文化知识,并指出:“俄罗斯文学选读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俄罗斯文学名著章节片断或全文的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分析原著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文学语言的基本特色,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增进对俄罗斯文学及社会文化的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4]14 外语教学中的文学教学自然离不开对原文文本的解读,也离不开对作家审美取向的剖析,然而,我们却没有理由将文学教学局限于单纯的文学现象评价,也没有理由使文学教学沦为语言泛读课程。在传递语言和文学知识及培养审美情趣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挖掘文学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力求系统地勾画出某一文学现象、作家及作品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全息图,并借此打开文学进入跨文化交际的通道 笔者曾从多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到,文化知识的匮乏是他们慨叹不已的遗憾之一。笔者还曾连续四年对所任职学校俄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侧重了解学生对文学课的期待 调查结果表明,希望通过文学课了解俄罗斯文化的各级学生连续四年均占有效人数的80%以上。显然,在跨文化交际时代,将文学剥离文化母体,一味强行摊派“纯粹”的文学内容已不被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三、在文化观照下实施文学教学 在明确了文学教学中的文化观照原则之后,该原则的具体操作便成为我们理应考虑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曾有许多具体问题令笔者颇感困惑,一时难以在文学系统内部找到答案 凡是熟悉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人无不为它震撼人心的力量所折服。那么,它的魅力究竟何在?是优美的语言,还是生动的形象?应该说,有这些因素,但不完全是。除了文学本身的要素之外,还有许多历史文化的原因。如,以斯拉夫派和西欧派的形成为标志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他们将拯救民族的命运视为天职,自觉地承担起社会批判的责任,为了理想不惜面对流放、苦役、甚至绞刑。再如,博大的人文关怀。普希金、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诗人和作家以“忏悔的贵族”之心态,冲破等级藩篱,走向民间,把真挚的感情和普遍的仁爱倾洒在一个个“小人物”身上。还有,浓郁的宗教情结。果戈里在用“含泪的笑”拷问了《钦差大臣》和《死魂灵》之后,没能得出有关俄罗斯出路的答案,最终,三套马车穿过茫茫雪原,将他带到了上帝面前。以《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名义否定了沙皇专制制度,又在《罪与罚》中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宗教大法官的名义宣布:俄罗斯人只有顺从上帝、心甘情愿地去经受痛苦的磨难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才能建构理想的社会。托尔斯泰在历经《战争与和平》中的热情颂扬、《安娜娜》中的痛苦探索以及《复活》中的愤怒揭露之后,以宗法制农民的身份四处劝善戒恶,教导人们只有皈依上帝才能用“道德自我完善”来筑起“人间天国”。如是可见,文化观照原则将是我们较为明智的选择,将文学作为子系统置于文化这一母系统的观照之下,文学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便会一一化解 白银时代是俄国诗歌的又一次复兴,是俄国文学的又一个巅峰。在短短的三十年内,竟如雨后春笋般地生出一群群思想深刻、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作家。倘若我们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怕是说破了嘴,也很难说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 对上述问题,汪介之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可谓一言中的,作出了颇令我们满意的解答。在此,作为文学教学原则的文化观照之意义又一次凸显出来: “无论从文化史事实来看,还是从别尔嘉耶夫等人的论述来看,文学的繁荣与进展都远非白银时代的单一文化景观。几乎与文学的发展同步,那个时代的艺术各领域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们在音乐、绘画、戏剧等各方面的创造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划出了俄罗斯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时代。在人文科学领域,在思想界,也相继出现了众多的学说、思潮和流派,特别是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人文科学和思想界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