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环境变迁之人口迁移诸因素初探.docVIP

影响环境变迁之人口迁移诸因素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环境变迁之人口迁移诸因素初探

影响环境变迁之人口迁移诸因素初探[摘要]人类自古以来就和环境息息相关。影响环境变迁的因素很多,其中人口迁移的作用显而易见。文章从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路线、方式、动机、背景等方面探讨人口迁移的因素对环境变迁可能造成之影响 [关键词]环境变迁;人口迁移;迁移方向;迁移规模 [作者简介]陈树志,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云南昆明650091;洪共福,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阜阳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安徽阜阳236041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XX年间《祁门县志》的编修者悲叹:祁自棚民开垦,河道日高水在沙下,舟不能达”。人口迁移规模大,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也大 三、人口迁移路线与环境 在史料中,有关移民迁移的具体路线的记载是很少的,即使是像永嘉南迁、安史之乱后的南迁这样大规模的、长期持续的移民浪潮,有关移民迁移路线的记载也是零星的、不连贯的,更不用说下层民众自发性的移民了。“如在人类克服地理障碍能力很差时,他们只能选择比较容易穿越的地带,如平原、河谷、山口、高原、比较平缓的山岭……如在穿越秦岭的道路没有开凿之前,关中盆地与四川盆地间的交通必须绕过秦岭。处在关中盆地西缘的羌人是在到达黄河上游以后,再折向东南,循白龙尖河谷经川西高原南下的。” 人口迁移,一般会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通过,特别是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而交通不便的地方则不至,但若是避乱,则可能会选择相对安全的深山老林。谭其骧先生的文章《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可为例证:当时陕甘移民有两个流向:一个为湖北:“汉水为陕甘人东南下之通途,故南郑、襄阳为汉域两大都会,同时亦为陕甘移民之两大集合地。”另一个是四川“金牛道(即南栈道)为陕、甘人西南下之通途,故四川省境内之侨郡县,皆在此道附近”。山东移民流向江苏,则是因为邗沟:“时邗沟已凿,穿通江、淮,故沟南端之江都及其对岸之镇江、武进,遂为山东及苏北移民之集合地。”河南移民不是流向正南的湖北而是东南的安徽,则是因“淮域诸支流皆东南向,故河南人大都东南迁安徽,不由正南移湖北也”。 逃荒、避乱,当然要选择比较容易谋生度日而路程较近的地方。清朝棚民人山,“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岩屋,或密林之中住宿。取石支锅,拾柴做饭”。而湘江流域“本区中若干地带,因交通不便,山岭过高,开垦之人无法进入,还能保持一些原始森林。直到明代,此地区仍是中国的木材产区之一”。 人口迁移距离交通线的远近,水陆抑或是陆路,交通方便与否等,都要考虑其对环境造成的可能影响。当然还要综合考虑人口迁移规模、背景等。一般说来,交通发达,作为人口迁移路线的可能性大,环境受到破坏或影响的程度相应地也要大 四、人口迁移方式与环境 自发性地移民,是为了谋求改善生活条件或社会地位而自愿自发的迁移。如“东汉末年江淮间百姓因害怕被曹操迁往北方,10余万户人口渡江南迁,以致长江以北至合肥之间,除皖城(今安徽潜山县)外成了无人区,此后这一带的经济长期不能恢复”。经济不能恢复,自然环境相应受损。近代山东人民“为了躲避水、旱、蝗虫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乱、抓丁、派税等大的社会动乱而被迫迁移。……这类迁移的烈度较大,往往是除了一些老年人不愿离开家园之外其余悉数搬迁,造成片片无人区”。这类人口迁移需和迁移背景结合,综合判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强制性的移民,由于统治者的个人意志或一时好恶,迁出地的地方官府对迁移对象强制执行,迁入地的军政机构则对移民严加监督、防范。一旦强制力减弱或消除,潜入的人口就会逃回迁出地,或远走他乡。可以想见这类移民是不会对迁入地环境问题作长远考虑的。但也不能绝对,如“还有一些移民尽管也是被强制迁移,但由于迁入地的拉力起了作用,他们由被迫变为自愿,成为真正的移民。如战国末年赵国的卓氏、程氏,亡国后被秦国迁至蜀地,当他们了解了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后就主动争取定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就会较多地关注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周边环境 五、人口迁移背景与环境 一般来说,导致移民迁移的原因或背景很多,像以下几种是比较重要的: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影响的剧烈、持久程度,当地官方和民间的抗御和救助能力;社会动乱或战争的波及或影响程度、时间,地方当局对局势的控制能力,社会治安情况;人口密度与周围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程度;经济水平与周围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程度;赋税负担、土地占有、人均耕地与周围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程度;气候、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恶化程度或潜在的威胁等等。每一种背景,乱世抑或是治世,都会使人口迁移对环境发生不同的影响 同样在治世的背景下,人口迁移南方,由于当地平原面积狭小,扩大耕地、解决人口衣食的主要途径就是开辟丛林和山地,建造海塘拦海造田。“福建沿海各地较大规模的围海造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