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和保护对策研究
福建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和保护对策研究[摘要] 通过对福建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调查和评价,分析地下水开采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保护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质量评价 保护对策 福建省
1 福建省地下水资源概况
1.1 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
全省多年平均(1956年~1999年)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307.79×108m3/a。其中第四系孔隙水天然补给资源量8.04×108m3/a,基岩裂隙水天然补给资源量290.70×108m3/a,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天然补给资源量9.05×108m3/a
频率为75% 的偏枯年,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274.90×108m3/a
各年代天然补给资源量在XX年代分别为 304.19×108m3/a、308.44×108m3/a和318.60×108m3/a
1.2 全省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
全省地下水(矿化度
3.6 地下水污染程度
福建省地下水污染程度较轻,主要高背景异常有总Fe、Mn、F、pH值,主要污染物有NH4+、NO2-、NO3-、COD、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
各组分超标率0.17%~24.89%。各组分中超标率最高为Mn,其次为pH值和总Fe。各超标组分中,以超饮用水标准Ⅲ级为主,少量为超Ⅳ级。pH值超标者以小于6.5的弱酸性为主,占94.46%
3.7 地下水脆弱性
福建省地下水脆弱性可分为脆弱、较脆弱、非脆弱三类,沿海第四系风积-海积砂层区、山间第四系小盆地、沿海外河口平原区及岩溶盆地地下水脆弱;沿海河口平原区、山区较大第四系盆地、残积台地区及侵入岩、火山岩组成的基岩山区地下水较脆弱;滨海平原海积层和碎屑岩、层状变质岩组成基岩山区地下水非脆弱
4 地下水开采诱发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4.1 岩溶塌陷
主要分布于闽西南碳酸盐岩分布区,特别是覆盖型碳酸盐岩区。引发原因主要为开采地下水,一般规模不大,单个塌陷面积几十至几百平方米,最大0.314km2,个别也有因矿坑采空所引起。岩溶塌陷最早出现于1962年(三明市),现累计有12个县(市),曾不同程度地发生
尤其是城镇区,多以岩溶水为主要供水水源,如龙岩、长汀、连城等地。因此这些地区也是岩溶塌陷高发区
4.2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目前仅在福州市热田区发现。据90年代初调查,地热田9km2范围内均产生沉降,中心区累计最大沉降量0.68m。据1967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91年6月~1992年6月不同观测点测量,年平均沉降量2.9~74.0mm。主要影响因素为过量开采地下热水,地下热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第四系孔隙热水水位降落漏斗,中心区水位最大下降幅度约17m
5 环境地质问题发生原因
5.1 原生地球化学条件造成高本底值
福建省地下水高氟、富铁、高锰及部分地下水高“三氮”,多与原生地球化学环境有关
5.1.1 部分微量元素本底值较高
据前人对本省1000多份各类岩石化学成份及光谱含量分析资料,14项检测项目中,微量元素高于地壳丰度值的有氟、铅、锌、钼、矾等
5.1.2 高矿化度、高“三氮”
在海湾及外河口地区,由于全新世早期海侵,造成该地区咸水层的存在,虽然近期陆地抬升,部分地区已开始淡化,但许多地区仍存在高矿化度的Cl-Na型水,SO42-含量也相对较高;在海相地层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经长期分解等作用,转化为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因此该层地下水“三氮”含量普遍较高
5.1.3 高铁(Fe)、高锰(Mn)、高氟(F)
福建省酸性岩浆岩广泛分布,岩石中含有较多含氟矿物,如萤石、云母、氟磷灰石等,在淋滤、溶解作用下,进入地下水中,形成高F地下水
5.1.4 地热异常区高氟
深部岩浆含有高氟矿物,地热异常区随深循环的地下热水带至浅层,与浅部地下水混合产生高F地下水
沿海淤泥粘土层含有较多还原性Fe、Mn,风化层中Fe、Mn分布广且极不稳定,在降雨入渗、淋滤过程中溶入地下水,而产生Fe、Mn高异常
5.2 次生污染物入渗污染
福建省沿海平原区和面积较大的山间盆地区,地下水较脆弱,但却是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区。城镇地下水受次生污染较严重。特征污染物有亚硝酸盐、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及氨氮、硝酸盐、挥发酚类等
造成污染物入渗的主要途径为废井(坑)、污水管道渗漏、渗水坑(井)等。在一些老城区,历史上生活污水的排放方式落后,多直接排放河道或渗入地下,在地下浅层形成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土层,成为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来源区。如福州市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承压水普遍高“三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发展趋势.doc
- 现行法律在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方面缺陷和立法建议.doc
- 现阶段俄中劳务交流领域存在问题.doc
- 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主要特点和解决思路.doc
- 现阶段建立福建省际窑址标本博物馆可行性探讨.doc
- 现阶段民进党支持者在两岸关系上思维模式之成因.doc
- 现阶段社会组织功能浅探.doc
- 珠三角农民工和非农外来工比较分析.doc
- 珠三角如何在吸引FDI方面应对长三角竞争.doc
- 现阶段高职院校数学教学面临问题.doc
- 2025年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完整.docx
- 2025年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
- 202年高压电工考试指南:高压设备操作流程规范与安全操作试题.docx
- 2025年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必考题.docx
- 2025年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最新.docx
- 2025年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审定版.docx
- 2025年微盟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参考.docx
- 农村急救技能操作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精选试题.docx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施工组织设计历年真题解析题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