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见证了新我国诞生历史瞬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们见证了新我国诞生历史瞬间

他们见证了新我国诞生历史瞬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历史定格在了这一刻。时间已经匆匆走过60年,当年参加过开国大典筹办工作的人们,既便是年幼的儿童,现在也已过了花甲之年。尽管岁月变迁会在他们身上留下不同的印记,但无论他们后来走过的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艰苦创业的荒漠,开国大典都注定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罗浪:指挥新中国国歌演奏第一人 1949年10月1日14时30分,北京天安门广场 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罗浪,提前半个小时就率领军乐团站在了天安门城楼的正前方。作为整个乐团的总指挥,他紧张而急切地等待着那个辉煌时刻的到来,下午3时,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罗浪沉着地指挥着XX年底,经聂荣臻司令员批准,华北军区军乐队正式成立,罗浪担任了第一任军乐队队长兼指挥。1949年初,上级决定由罗浪负责组建一支XX年8月初,罗浪才知道组建的这支:联合军乐队将要参加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兵。而是开国庆典。罗浪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将成为指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第一人 1949年9月1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代国歌。罗浪记得在政协一届会议开幕式上。军乐队穿着刚发的新军装站在前排的座位上演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一会议休息时,毛泽东从主席台上走下来,与第一排军乐队队员们亲切握手。当《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代国歌的时候,负责通知此事的工作人员却忘了通知罗浪。两天后,罗浪接到了迟来的电话后,立即着手配器,他挑灯夜战,凭着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顽强的毅力,在很短的时间内拿下了对代国歌的总谱配器 可是,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采用什么乐曲呢?围绕这个问题,形成了两种意见:有一部分入主张按老规矩,采用旧军队阅兵的乐曲;还有一些人主张“一边倒”,全部采用前苏联乐曲。年轻的罗浪面对争持不下的各种意见,权衡再三,提出了第三种方案:就是要用经改编的我军的某些革命歌曲。新中国自己的庆典,为什么不用我们自己的乐曲呢!三种意见争论激烈,最后上报到了中央军委。那哼唱了多年的熟悉的旋律征服了中央领导的心,毛泽东潇洒地挥笔写下了“以我为主,以国为主”8个大字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令世界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拉开了序幕,XX年,开国大典上的气氛既热烈又紧张,主持人林伯渠宣布“升国旗”、“鸣礼炮”后,紧张得忘了宣布“奏国歌”。等了大约半分钟后。罗浪按预定的程序,果断地指挥军乐队奏起了国歌,天安门广场上顿时欢声雷动。罗浪深情地回忆说,“我是在内忧外患、颠沛流离中长大的,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那一刻,我由衷地感到,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了!这一天让我终生难忘!”他几乎每年国庆的时候都会到天安门看一看,回忆回忆当年的往事 侯波、徐肖冰:用镜头记录开国大典的“夫妻档” 在侯波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最让她铭刻于心的就是在开国大典上的拍摄。作为唯一一位登上天安门城楼拍摄的女摄影师,侯波拍下了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成立的那个令人激动的历史性瞬间,给后世留下了永恒的经典画面 谈起当年拍摄开国大典的情景,侯波的言语和表情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激动和自豪。她回忆说:作为一个XX年初,时任哈尔滨《东北画报》主编的张仃,应中央军委之邀进京负责编一本反映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画册。当时,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周恩来总理就把张仃请进中南海做美术顾问,进行怀仁堂、勤政殿等工程的改建设计。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期间,周恩来又请他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设计会徽。接到周恩来总理交办的任务后。张仃便在中南海投入到了紧张的设计工作中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新中国的第一枚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中央。共和国的国号、国旗、国歌、国徽等都是在这个政协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上讨论和确定的,因此可以说政协会徽是新中国最早的标志 与此同时,张仃还担任了了开国大典仪式的美术设计。按照中国民间的喜庆习惯,他提出在天安门城楼上挂4个大红门灯笼,城楼两侧各插上4面红旗,城楼两侧的大标语牌用灯光照明,在观礼台的红墙下端画上动的红绸子,并安排周令钊绘制天安门城楼中央的巨幅毛主席像。而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灯笼则是他特意到北京前门外廊坊头条请工匠赶制的。这期间,他还就新政权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事宜提出过许多实用美术方面的建议。比如,新政权中国家机关门前挂的牌子应是什么形式。当时提出过很多方案,张仃提出新中国各级政府机关门前的牌子采用白地黑字并一律使用端庄的老宋体字书写。“白地黑字”的牌子有何寓意呢?张仃解释说:“这主要是为了区别国民党时期的蓝地白字及青天白日标记。白地黑字,寓意“明明白白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