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 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 journal of
第2 6 卷第4 期 东 北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Vol 26 ,No . 4
2 0 0 5 年 4 月 Journal of Nort heastern U niver sity (N at ural Science) Ap r . 2 0 0 5
文章编号 : (200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 PO4
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曲 涛 , 田彦文 , 钟参云 , 翟玉春
( 东北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 , 辽宁 沈阳 110004)
摘 要 : 采用固相合成法在不同温度制度下合成掺杂碳的LiFePO4 正极材料 ,计算出各样品
的结构参数并对各样品进行电化学测试 结构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升高 ,样品的结晶程
·
度更好 ,结构更紧凑 ,更趋稳定 电化学测试结果说明:700 ℃合成的产物具有 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
在 0 1C 倍率下放电,其室温初始放电容量为 140 4 mAh/ g ,循环 10 次后容量衰减较小 此条件合
·
成的LiFePO4 放电容量与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LiCoO2 相当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关 键 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 固相法 ;合成温度
中图分类号 : TM 9 12 9 文献标识码 : A
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 、高放电电 匀 ,研磨 待丙酮蒸发后 ,将混合好的原料在带有
·
压 、比容量大 、自放电率低等优点迅速在便携式计 程序控温的卧式电炉中350 ℃恒温 8 h ,冷却后取
算机 、移动电话等小型电器领域取代了传统电池 · 出研磨 ,再分别在 600 ,650 ,700 ,750 ℃烧结 24 h ·
铁系正极材料具有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无吸 所得样品按顺序标记为 A ,B ,C ,D 全部加热过程
·
湿性 、无毒 、环境友好 、热稳定性好 、安全性高等优 均在氩气气氛保护下进行 ·
点 A . K. Padhi 等人[ 1 ,2 ] 对一系列含铁正极材料 合成样品采用 D/ maxA 转靶型 X 射线衍射
·
( )
进行研究 ,发现最有应用前途的是Li FePO4 其理 仪 铜靶 进行 X 射线衍射分析 ; 用 J SM5800 型
·
( )
论容量是 170 mAh/ g ,相对于锂金属负极的稳定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样品的形貌进行分析 ·
放电平台为 34 V 左右 Li FePO4 存在的主要问 以锂片为负极 ,正极材料由Li FePO4 、炭黑和黏结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 .pdf
- 基于依赖性分析的uml 状态图切片技术 - researchgate.pdf
- diy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力传输实验.pdf
- 主要工艺参数对异氰酸酯胶软木板性能的影响 - 西北林学院学报.pdf
- 市场、制度与网络:产业发展的三种解释范式.pdf
- 纳米晶y2sio5∶eu 的浓度猝灭研究 - 发光学报.pdf
- 随机波作用下沉入式大圆筒结构的动土压力及 - 中国港湾建设.pdf
- 钢筋腐蚀监测传感器设计与工程应用 - 河海期刊.pdf
- 西式面点师高级理论知识复习资料(三) - 【您有新信息】山东国辉职业 .doc
- 光纤bragg 光栅在公路软基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 中南大学学报.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