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违情背后是苦情——蔺相如形象创作意图探微.pdf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7年第12期 总第416期
违情背后是苦情
— — 蔺相如形象创作意图探微
胡保卫
【摘 要】以司马迁的生死现和士节现来衡量蔺相如,他无疑是个非常合格的英雄人物。蔺相如在明知当死时
勇于就死,准备以死殉国,不辱使命,为国而死,重于泰山,已是英雄;感动敌手,不死而返,尤其英雄。而在“完壁归
赵”中蔺相如智勇兼施,回国拜相后又以仁义相待廉颇,名重一时,当然更是司马迁心日中的理想人物。
【关键词】蔺相如;文学形象;创作意图
高中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学后,评价人物形象时,有学生认为,蔺相如虽智勇俱全,形象却不可信。对《史记》
“完壁归赵”部分的史事叙述,学生也认为违背常情。
一 、 塑造蔺相如形象的不实之处
首先。在秦王要求以城换壁时,对赵国而言,按理并不存在“予”与“勿予”的两难选择。
考察事件背景。公元前二世纪时,秦国势力虽然最强,但赵国亦不可轻视,况且秦国当时大部分力量正在对付
南方的楚国。尚无暇顾及西北面的赵国,更提不上大规模的军事侵略,发书求壁只是顺手牵羊的讹诈而已。赵国如
认识到秦国意在欺骗,害怕就“予”,不怕就“勿予”,问题很容易解决。至于蔺相如分析的两种“曲(理亏)”的情况,更
是庸人自扰。赵国不同意交换并不需要承担“曲”的责任,因为交换本身得以自愿为前提。
《战国策》中“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记载,秦三赢政以虎狼之君的身份要求安陵君交换国土,力小势微的安陵
君断然拒绝,遣使斡旋,秦王亦莫可奈何。赵国力量足可与秦抗衡,在一封“以空言求壁”的国书面前竟茫然无措,考
虑再三而最终答应秦国的无理要求,这是令人费解的事情。
其次,蔺相如出使秦国能够获全于璧存在极大的偶然性。
蔺相如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后,骗回和氏璧,“倚柱,怒发上冲冠”,准备与和氏璧同归于尽,虎狼之君秦王却
“辞谢。固请”,并不发怒:而后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礼节隆重地等待蔺相如献璧,蔺相如空手前往,辱骂一
番秦国先祖后请求“就汤镬之刑”,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仍然不怒,这是不可思议的。面对一个弱国使臣的再三
挑衅和欺骗,秦王发怒是必然的,不怒却是偶然的、不可理解的 明代王世页在《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中说: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日:“臣固知大王之弗
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子劳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
也。大王弗予城而绐(欺骗)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百,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暴王未必不返璧也。厶
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戮相如。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
壁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滴相如在秦延一再逞“勇”之时,何尝设想过这种“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的结局呢?所以,蔺相如能
够获全于壁,秦赵两国仍能相与为安,实在不能不说是偶然,是不合常情的意夕k惊喜。
二、渲染蔺相如勇士智谋的创作意图
古代的史官地位很独立,按规定,连皇帝也不能青他写的史书。据《唐会要》记载:
【作者简介】 胡保卫。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卜国语学校教师。
. 88·
2007年第12期 总第416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齐(北齐)神武尝谓著作郎魏收日:“我后代声名,在于卿手,最是要事。勿谓我不知。”及文宣即住.又尝敕收日:
“好直笔,勿畏惧!我终不作魏(北魏)太武诛史官!”
不管是调侃还是鼓励,都可以从中看出史官的独立性。正因为独立,史富有时侯就照自己的主观理解来写史
实。左传·宣公二年载晋灵公被杀,当时晋国大巨赵盾正在逃亡。闻讯返国。
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赵盾)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返不讨贼,非子而谁
这就是史宫照自己的主观理解来写史实的显例。
司马迁作为太史令,虽游历全国,调查取证,但战周史事毕竟年代久远,加上以讹传讹,史官又多有“职业病”,
在写作史记》时,他不可能没有任何主观理解和判断,对 完璧归赵”一事中蔺相如的描写也必然有虚构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甲医院必备医疗设备清单大全.doc VIP
- 1_MSDS_柴油-GB 30000 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案(参考范文).docx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专题六 劳动价值论.doc VIP
-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2021.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综合应用能力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部编版七下《阿长与山海经》优秀课件(公开课一等奖).pptx VIP
-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ppt VIP
- 贫血的中医治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