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测中国:各路诸侯面面观.pdf
张晓晶
时值年终,各大媒体上关于来年经济形势预测的文章铺天盖地。各路诸侯也
都披挂上阵,唯恐落后:有政府机构的、有学术研究单位的、有高校的、有投资银行
的、有合作课题组的、也有独立经济学家的……不一而足。这种阵式搁在今天,大
家已然司空见惯。但10年前,绝没有这么热闹。何以至此?我想至少有这么几个
原因:
首先,就政府层面而言,如何抓住机遇再上一个台阶,如何既能保持经济的快
速发展,又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以及如何使得宏观调控更加及时有效等等,所有
这些,都使得对经济形势的分析预测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次,就市场层面而言,中国
经济持续高增长,提供了太多的机会,预测对了,就会获得巨大的实惠。无论对国人
还是外国投资者而言都是如此。换句话说,中国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得市场对于经济
预测本身产生了强大的内在需求。再者,预测的条件也基本成熟。一方面,中国的市
场化体制逐步形成,经济运行变得越来越有规律,中国经济的“可预测性”在增强。
另一方面,经济预测的技术条件(包括模型、计量方法,数据的积累,人才的储备等
等)也都在逐步成熟。最后一点,从学者到公众的关注重心的转移。记得1980年代
初中期直到1990年代,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调。那个时候,大家谈论最多也最
能吸引眼球的是提出改革方案、提供改革路径分析、考虑中国下一步怎么走。但小
平南巡讲话以后,改革大局已定,人们的关注点开始转移。特别是经历了
1993-1996年经济软着陆的过程,宏观经济稳定问题引起当局高度关注。防止经济
的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成为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个时候,宏观
经济预测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更别说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问题早已与普通百
姓的利益息息相关了。尽管在此之前,这些宏观问题也会影响百姓的生活,但那时
对改革的关注压倒了一切,经济预测远没有现在这么受重视。有人甚至说,要是当
初重视了宏观经济预测,1988年的抢购风或许就没那么严重了吧……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经济学家茶座 ,/ ^刍}2
“九个经济学家十种意见”
“九个经济学家十种意见。”这个经济学界流传的笑话用在预测中国方面真是
恰如其分。因为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估计的确就是七嘴八舌、五花八门,甚
至有点乱七八糟。
比如,IMF估计,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会赶超美国。前一段
时间也有人提出,2007年中国的GDP总量会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最近调子又
变了,说大概超不过德国,原因是欧元升值比较厉害。这是短期的预测。
长期的预测更是千差万别。一种最大胆的估计来自美国中情局。其报告称,按
实际购买力估算,中国的GDP排在美国之后,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三的日本、第四的
印度,可能很快就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根据报告中的排名表,中国经济势头
强劲,美国虽也略有增长,但在世界份额中的比例下降。中国虽然还没有超过美
国,但2006年一年间美中两国差距就缩小了近3%,因此,有人认为,中国可能只
需要两年就能超过美国,在2009年内成为第一经济大国。另一个大胆的预测来自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福格尔。他认为到2040年,按购买力平价统计,美国只占
到全球GDP的14%,而中国将占到40%,这不能不让人震惊。福格尔是经济史学
家,他的历史透视、可信度或许要更高一些。其他很多预测,尽管没这么大胆,但都
认为大约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
当然,对于这些大胆的预测,国人是乐观其成的,但也要有个清醒的认识,毕
竟有些人是要拿这些作为中国威胁论的证据的。
与之相反的是唱衰中国,认为中国很快会爆发危机。前几年的“中国崩溃论”
在舆论方面就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最近,又有人认为中国将会发生金融危机。
比“危机论”的调子要轻一点的,是认为中国经济规模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比如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盖保德就指出,中国经济规模被高估了,因为
亚洲开发银行根据最新购买力平价推算的2006年中国GDP总量,比世界银行公
布的根据上世纪80年代末的购买力平价推算出的中国GDP总量少了40%。并
且,由于购买力平价估值一般是基于1987年的数据,从而高估了中国的医疗服务
和机械制造水平,因此不要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上相信中国的生活标准将很快达到
世界一流。他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阴离子树脂D02吸附2-酮基-L-古龙酸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pdf
-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行宫颈锥切术的临床价值.pdf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病.pdf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相关性.pdf
- 阻燃与未阻燃装饰装修木材在不同氧浓度下的热分析.pdf
- 阿克苏地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pdf
- 阿克苏地区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的做法及建议.pdf
- 阿多诺大众文化理论的精神内核与生成根源.pdf
- 阿托伐他汀对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及CD36表达的影响.pdf
- 阿片肽及阿片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