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的构造原理与鼓掌检修.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向系统的构造原理与鼓掌检修

(3)转向横拉杆:它是联系左、右梯形臂并使其协调工作的连接杆。图15-18a所示为一种转向横拉杆结构图。 转向横拉杆由横拉杆体和两端的横拉杆接头组成。两端接头为球头座——球头销结构,其上有压紧弹簧和调节螺塞(图15-18b)。球头座分上、下两部分(图15-18c)。 第二节 动力转向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按传能介质不同,动力转向系有液压式和气压式两种。 一、液压动力转向系组成与工作原理 它由动力装置(转向液压 泵)、执行机构(转向动 力缸)、控制元件(转向 控制阀、单向阀等)以及 辅助元件(转向油罐、油 管)组成,如图15-19捷达 CiF轿车动力转向系统所示。 2. 液压动力转向系工作原理 以图15-20为例,说明如下: 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阀在转向控制下将低压油油路回O、高压动力油路P、通动力缸左腔L的油路A、通动力缸右腔R的油路B四路油道接通,转向油泵处于卸荷状态,动力缸R、L腔无压力,动力转向器无助力。 驾驶员顺时针转动方向盘,带动转向阀,控制动力油由P经A到达动力缸L腔,R腔制动油由B回流到O,动力缸两腔压力不同,推动活塞运动,通过传动机构使左、右转向轮向右偏转,从而实现右转向助力。向左转向时情况相反。在转向过程中,驾驶员只施加很小的操纵力,大部分动力由液压转向泵提供。 当动力转向装置出现故障时, 在驾驶员的作用下,实现机 械转向。此时,单向阀打开, R、L两腔液压油可与主油路 自由流通。 二、整体式液压动力转向器 1. 齿轮齿条式整体动力转向器(图15-21) 转向动力缸活塞与转向齿条制成一体。 活塞将动力缸分成左右两腔。由转向油 罐、转向液压泵、流量控制阀组成的供 能装置输出的油液流人转阀进油口进入 阀腔,由转向阀控制油液流向。转向阀 阀套与转向齿轮制成一体。 2. 循环球式整体液压动力转向器(图15-22) 转向螺母同时也是动力活塞。转向动力传递路线为: 转向盘→转向轴→短轴→ 锁销→阀芯 锁销→扭杆→轴盖→定位销 →阀套→锁销→转向螺杆→ 转向螺母→转向摇臂轴 较大间隙的扇形凸缘合→ 转向螺杆→转向螺母→ 转向摇臂轴 三、转向液压泵 转向油泵是助力转向的动力源,其作用是将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液压 能,经转向控制阀向转向动力缸提 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工作油液。 1.叶片式转向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5-23所示为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图。叶片泵为容积式液压泵,主要由定 子环、转子、叶片、泵体、配油盘等组 成。 2. 流量-安全组合阀 为了限制动力转向系的最高工作和最大 流量,在转向油泵内装有流量安全组合 阀。图15-24所示的叶片泵中,由柱塞和 弹簧组成流量阀;钢球、阀杆和弹簧组 成安全阀,安装在流量阀体内腔中。 第三节 转向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 一、常见故障及经验诊断法 大多数汽车的转向轴是前轴。前轴和转向系的常见故障是前轮轮胎磨损不 正常、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转向沉重、自动跑偏和前轮摆头等。 1. 前轮轮胎磨损不正常 (1)现象:轮胎磨损速度加快,胎面形状出现异常。 (2)原因: a. 轮胎气压不符合要求; b. 轮胎长期未换位; c. 前轮定位不正确,其中尤其是前束与外倾配合不正确; d. 轮毂轴承松旷或转向节与主销松旷; e. 纵、横拉杆或方向机松旷; f. 钢板弹簧u形螺栓松旷; g. 钢板弹簧衬套与其销松旷; h. 前轮径向圆或端面圆跳动太大; i. 前轮旋转质量不平衡; j. 前轮摆头; k. 前轴与车架纵向中心线不垂直或车架两边的轴距不等; l. 前轴或车架弯、扭变形; m. 前轴刚度不足; n. 转向横拉杆(尤其是弓形横拉杆)或横拉杆臂刚度不足; o. 前轮放松制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