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出大宅门第一位营养学女专家
走出大宅门第一位营养学女专家金陵女子学院(现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院)的教学大楼里有一间研究室,上面挂着“彩韵莲韵幼韵室”的牌子,是上海滩著名的严家三姐妹与她们的子女捐献的。其中为首的“彩韵”就是严彩韵,三姐妹中的老大,我国第一位从事生化学和营养学研究的女专家,原金陵女子大学早期毕业生。她的一生充满着智慧与温情,是上海名媛中,把事业与家庭美好结合的最佳典范。
大宅门里的小才女
外滩6号那栋“长着”五个尖尖角的老房子,是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旧址,如今已有114年了。这家银行的第一任董事长是宁波人严信厚(字筱舫1839-1907),史称宁波商帮的开山鼻祖。他是李鸿章的幕僚,在晚清洋务大潮中做过很多事情,除了中国通商银行,还创办了上海总商会,并出任第一任会长,创办“源丰润”票号、宁波通久源轧花厂等等。南京路上著名的百年老店老九章绸缎庄,也是他的杰作
严筱舫有一儿两女。儿子严子均子承父业,一生在商界打拼:大女儿严淑英,嫁天津“汇丰吴”的儿子吴熙元,生了九个孩子,相夫教子,不常在社交场合露面;二女儿严毓珊,嫁浙江海盐官宦之后朱培卿,生了十个孩子,更是传统的看家老太太。可是到了第三代,时代变了,家风也为之……
她们每个人都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有科学家、外交官、名教师、社会活动家,每人都有成群的粉丝。要论学术贡献,严彩韵名列第一
她从小聪明伶俐,深得长辈喜爱
八岁的时候,其父送她和妹妹严莲韵,进基督教办的、当时上海最好的小学中西附小读书,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严彩韵与严莲韵两人只差一岁,从小读书、娱乐总在一起。早期的中西附小在三马路(汉口路),校园里有个大花园,花园的一边是小学,另一边是中学,宋家三姐妹在中学部读书。学校离她们家住的塘沽路有好几条马路,中间要过桥穿过苏州河。家里用马车送两个穿着漂亮的小姑娘去上学,这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事情,因为一般绅士上班不过是乘黄包车,马车一定是豪门望族的“特产”。她们一路上左顾右盼地看路边的风景。而路边的人也在看她们,把她们当成了一道更好看的风景
严彩韵11岁时全家搬到了天津。她与妹妹一齐进入天津中西女中(与上海的中西女中名称不同,上海的叫McTyeire School,天津的叫Keen Sch001)就读。入学时校长亲自主持面试,要她们当场读一篇英文文章。她们接过书就流利地朗读起来,念到一半校长说不用念下去了,示意OK了
从金陵女大到哥伦比亚大学
严彩韵很早就对现代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钻研精神特强,是位很典型的事业型新女性。若干年后人们回忆她,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她为自己定的人生目标非常高,一旦目标确定,就毫不犹豫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是一位非常明智而豁达、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她的这种特性,在金陵女子大学读书时已经表现出来
中学毕业后,由于当时北大、清华不招收女生,只能报考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女大也是所很优秀的学校,由美国的教会组织创办于1913年,1915年正式开学。严彩韵是该校的第三届学生,她与该校第一届毕业生徐亦蓁、吴贻芳非常要好,多年后,徐亦蓁的弟弟徐振东竞成了她的妹夫,此乃后话
严彩韵入学第一年(1917年)就考了全班第一名(金陵女大那时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所以也是年级第一名),获得了学校发给新生的最高奖学金“理事奖学金”,她当即把这笔奖学金捐给了金陵女大办的一所小学。以后每年暑假寒假回家,她总是绘声绘色地描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引得妹妹严莲韵好生向往。19XX年严莲韵高中毕业了,也考入了金陵女大。严莲韵进校的第一年也是严彩韵在校的最后一年,她们同住在一间宿舍,相互有个照应
严莲韵进校之后方才知道,学校的生活设施远没有姐姐描述的那么好,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没有抽水马桶,与家里的生活条件有天壤之别,根本谈不上舒适和有趣,因那时金陵女大还在南京老城的绣花巷,远不如后来随园的大花园和大操场那般气派。但是严彩韵觉得这些都没有什么要紧,要紧的是学校学术氛围好,教师好,可以成就一个人的理想人生,冲这些她就心满意足了
她的同学谢文秋女士(金女大美国校友会会长)曾说起一件读书时的往事。有一次她们一帮女同学乘马车去参加一场音乐会,在到达目的地,同学们正在下车的时候,马突然惊了,焦躁不安地扬蹄喧腾。同学们吓得大呼小叫,不知所措,只有严彩韵非常镇静,她上前帮助马夫死死抓住缰绳,直到同学们全部下车,自己最后一个离开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严彩韵唯一一张与同学在金女大校园中的照片一一魅力四射的女大学生们,个个器宇不凡,大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新女性气概。而严彩韵,真是好玩,在这个时刻,她手里竟在织毛线!这似乎与她的学者气度有些不符,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严彩韵,心慧手巧,明白事理,能上能下,是个多面手,在奔向自己的主攻方向的同时,会像弹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