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最有影响外国人(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我国最有影响外国人(二)

对我国最有影响外国人(二)弗洛伊德 (1856~1939) 奥地利人,著名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 弗洛伊德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在被冷落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弗洛伊德在中国再次成为一个热门人物。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中,很多人都是“弗洛伊德迷”。那时大陆还没有弗洛伊德著作的译本,人们争相传阅的多是台湾版的影印本 当意识流、潜意识、性本能这样一些新鲜的词汇进入青年学子的交谈话题,社会上也正在就人道主义和人性论展开热烈的讨论。读弗洛伊德成了一种时髦。真正读完弗氏著作的恐怕没有多少人,而读了弗氏著作的很多人也未必能理解他的理论。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学写作中出现了意识流的手法,心理治疗成为了一门新兴行业,我们开始懂得什么叫人性,懂得“人”字是应当大写的。这对刚刚呼吸到改革开放新鲜空气的一代人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蒙意义 泰戈尔 (1861~1941)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同在亚洲大地,同属殖民主义压迫下的东方民族,同有着东方文化细腻、静穆的特点,这就使得印度诗人泰戈尔很容易在现代中国找到知音。他大力渲染和推崇母爱和童心,于微妙处显出人类的博大胸怀,对于“五四”时期急于摆脱专制、封闭、压抑的中国人来说,泰戈尔无疑是一位非常可亲可爱的哲人、诗圣。无论如陈独秀类型的革命家,还是冰心类型的作家,都以各自的理解把泰戈尔及其作品介绍进中国,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得到精神的鼓励和情感的滋润。泰戈尔又是少有的几位亲自访问过中国的世界文豪之一。他在1924年访问中国引起轰动,这使他不仅仅属于文学,而且成为社会各界纷纷关注的焦点。泰戈尔来到北京时,为他担任翻译和陪同的是诗人徐志摩和美丽的林徽因。80多年后,再欣赏他们三人的那张合影,仍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诗情画意 玛丽1867~1934 ) 波兰人,毕生致力于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玛丽1911年,由于在分离镭和研究它的性质上所作的杰出贡献,她又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科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倘若让中国人来回答这个问题,十有八九你会得到这样的答案:就是居里夫人那样的人。在中国人眼里,居里夫人既象征着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更是科学家的一个“标准”。一位外国女士对中国人的影响能够持续百年而不断,这的确很少见。在今天许多中小学校的课本中,我们还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提示:让小学生了解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从小养成专心读书,不受干扰的良好习惯;让中学生通过学习居里夫人的事迹而树立自信心。显然,中国人看重的不完全是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的成果,或是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并且是在物理学和化学两个不同的领域,中国人更看重她的人格,看重她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即便是在今天,我们最需要的仍然是这样的品质和精神 小洛克菲勒(1874~1960 ) 美国人,石油巨头老洛克菲勒的儿子,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代表,大慈善家 在美国,没有哪个家族会像洛克菲勒一样,与中国有着如此长久的联系。上世纪XX年代,标准石油就在中国打出了广告语“为中国灯加油”,而协和医科大学的建成,则标志着中国成为洛克菲勒家族慈善捐献的重点。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起步的诸多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学科,也大都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影子。起始于上世纪XX年代的美国“中国学”研究也是因为在这个基金会的支持下,才得以发展起来。谈到洛克菲勒家族对中国的影响,很容易使人想起美国前驻华大使洛德1988年对小洛克菲勒的儿子说过的一段话:“没有哪个私人团体会在一天内受到中国3位高级领导人的接见。”那一天,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三位中国副总理分别会见了来访的洛克菲勒家族的使节。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