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东便门火车站情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北京东便门火车站情结

老北京东便门火车站情结北京东便门内曾有一座火车站,在今明城墙遗址公园内,东南角楼的西南方向,坐北朝南。内护城河(今崇文门东大街的路下)水从车站前边汇入通惠河,站前的河面上架设着一座木结构的人行便桥。原东便门火车站与现在的北京火车站几乎背靠着背,仅隔一道城墙。它在我的少年岁月中留有一段深切的情结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崇文门外的手帕胡同,爷爷在花市大街经营棉织品布庄。卢沟桥事变后买卖日渐萧条,为了多做口外(指古北口以外)人的生意,爷爷带着几个伙计出北京到顺义县的牛栏山镇经营买卖。奶奶带着我去牛栏山就是从东便门火车站上的火车。记的那是一个隆冬的凌晨,雾色蒙蒙,踏过吱吱作响的小木桥后还得躬身爬上土坡,抬头见到一排昏昏暗暗的平房子,登上三四级石阶,进入一间砖木结构的大房子――这就是当年东便门火车站的候车室。南北穿堂可通,既是售票处也是剪票口,朔风吹来凛冽刺骨,尘土飞扬。乘客们挤在犄角旮旯或蹲或站,静听着吆喝哪一趟火车要进站“开始剪票喽”的呼喊。当听到“去顺义、怀柔、石匣、古北口方向的旅客剪票嘞!”奶奶领着我进入站台,爬上一辆车身黑乎乎的三等闷罐车里。不一会儿工夫,“当啷,当啷……”响起警示的铃声,奶奶告诉我要开车啦!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坐火车,既有新鲜好奇之感,又有懵懂懦怯之惧,靠在奶奶怀里听她讲一些坐火车的常识:“火车开车先摇铃,听见铃响就别乱跑。火车进站看洋旗(标示牌),洋旗一落火车就到……” 那几年,我跟随大人们往返京城好多趟,每次都是从东便门车站上下车,图的是离家近又省钱,逐渐熟悉了东便门火车站是一条东西路向的车站。虽然属三等小站,过往的车辆却多于任何一座车站,可是在此站上下火车的乘客却星星点点比不上其他车站。一般出京的火车没有人在东便门下车,而进京的火车更没有人在东便门上车,快车都在东便门甩站,所以车站稀疏空旷、格外冷清。可是有一次,我回北京见东便门车站里外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原来时至三月碰上了蟠桃盛会,火车站对岸有座始建于明代的“护国太平蟠桃宫”,每年的三月初一至初三,京城四方百姓及虔诚信士们要来蟠桃宫上香、赶会。逢到这时,东便门内外、护城河岸边、白桥两端游人如织,摊位云集、棚户林立,百货杂什、儿童玩具、风味小吃,说书唱戏、杂耍高跷五花八门,来逛庙会成为当时老北京人的一大乐趣。大人们领着孩子从前门车站登上火车,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东便门了,花钱不多玩儿个新鲜,也让孩子们过一过坐火车的瘾,长长见识开开眼。这节骨眼儿的东便门火车站一改往日的寥寥寂静,而是人群拥挤、水泄不通 抗战胜利后,我跟随爷爷奶奶回到北京的家。我们班的同学周继生的爸爸就在东便门火车站扳铁道岔谋事,有时,周继生同学给他爸送饭,邀我与他为伴去火车站,便认识了车站的一些员工。周爸爸值勤的岔房在火车站的尽东头(即今东二环路东便门高架立交桥处),与火车站西头的号志房(今保留在明城墙遗址公园内)一东一西遥相呼应。东便门火车站与正阳门火车站都是在1901年铺设京奉(今沈阳市)铁路时一同建造的,由英国的铁路工程师金达设计并指挥施工,全部砖木结构造型具有浓厚的欧洲风格。车站的面积不大,候车室东西各有三四间工作房,房顶上铺着极为耀眼的深红色铁楞瓦,房前生长着一棵棵不规不矩的垂柳和洋槐,郁郁葱葱。每当春末夏初开花时节,幽香扑鼻,与河对岸一座座灰色中式四合院里蹿过房顶的枣树、柿树、石榴树的秋果累累、鲜艳夺目相互比美。倚桥而望,两岸花红柳绿,脚下流水潺潺、波光粼粼,青蜒展翅泛水面而追逐嬉闹,真是一幅景象怡人的优美画卷 东便门火车站仅有员工十几名,站长姓高,是一位30多岁的山东汉子,说话瓮声瓮气,憨厚可亲。高站长常年住在火车站,我们几个小男孩常到车站逗留,不知他是怀念童年之乡情还是对我们特别喜爱的缘故,待我们格外地好。见我们经常扛着竹竿子、木棍子,春天去采桑树叶喂蚕,夏天出城粘知了,秋季去打野果,出出进进城门不方便,他便爽快地让我们把竿子、棍子放置在火车道北边的城墙根底下保存,随用随取。我们打心里感激高站长,发自内心呼唤他“高大叔”。跟高大叔越混越熟,越发觉得他不像个站长,倒像是车站雇的一个勤杂工。冬生炉子夏拔草,车站职工无论谁请假、缺勤他都能顶替,剪票、摇铃、扳道岔什么都能干。轮到没班的时候,他还给我们讲在山东老家打日本鬼子的故事,迷得我们简直像他的跟屁虫。高大叔的学问可深奥了,给我们讲的佟麟阁在南苑指挥抗击日本侵略军,袁崇焕在北京城下大战金兵夺胜,杨继盛在金鑫殿里奏疏贪官污吏……这些发生在北京城我们身边,我们却从没听过的故事,听得我们如醉如痴,有时竟忘记了出城淘气,而被他的故事感动得心潮澎湃,眼泪啪啦啦地往下掉 小学毕业后,童伴们各奔东西,我考进前门内的中大附中,周继生上了职业学校,同学们再没去东便门火车站。我总想约一下同学们,一起去看望给我们讲故事的高大叔,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