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兵杨良平的战争与和平
老兵杨良平的战争与和平如果有一把“汤姆逊”冲锋枪,杨良平还能扣动扳机,用5秒射光枪匣里XX年当时最先进的枪械
战争――70年过去了,他现在是一个93岁的老人。头发花白,纷纷脱落。枪,救过他两次命。说到枪,他总是能激动
时隔74年,这名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到滇缅远征军的老兵,在故乡浙江新昌渡金边村大姐家的院子里,用当年挥动冲锋枪的手势,诉说着那一场场战争的残酷和荣耀。挂在上衣口袋处的4枚战争勋章,相互碰撞,发出“叮当”的响声
这是一个老兵的故事
8年抗战,74年思乡。这位不孤独的老兵有着怎样的孤独心路历程?
这是一段老兵和那个岁月有关的记忆
5月17日,在双方亲属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杨良平来到南京,并于下午3点在南京一家咖啡厅见到了朝思暮想、找到了59年失散的妻子,演绎了一段人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淞沪会战大溃退:
一夜之间部队撤出阵地
1937年,保卫上海的“江湾战斗”打响,守护上海外围的国民党部队,在艰难抵抗多日后,在日本兵炮火的凶猛进攻下,向上海城撤退
这时淞沪抗战已经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在誓死守护上海城的命令下,国民党部队通过巷战等战术避开敌人猛烈的炮火,用子弹射向敌人
此时,日本兵伤亡惨重,伺机纠集重兵赶来
18岁的杨良平是国民党第71军36师106团307步兵连的“枪手”。8月初,在家排行老二,年仅18岁的杨良平,被从瓜田里拉去做“壮丁”
父亲杨老三哭着哀求希望出点小钱贿赂军官,留下儿子,但杨良平拒绝了。“没有吃的不能饿死家中吧?”第二天黎明,他跟着这支部队走了
“当时想法很简单,打两年仗就可回来。”谁知这一走就是74年
这是一支从浙江绍兴、萧山、温州等地征集来的新兵团,在杭州集训1个月后,淞沪会战打响,这些新战士被紧急调往前线布防
战斗在一个中午打响了。日本兵黑压压的像蚂蚁一样,通过河面上的一座桥袭来。国民党军在桥头艰难抵抗
遭遇敌人两挺机枪火力攻击后,杨良平所在的连战士伤亡已经过半
“我们去干掉他!”连长命令道,他带上杨良平在机枪的掩护下,匍匐、绕弯从身后接近敌人。瞄准,扣动扳机射击,杨良平用“汉阳造”步枪两枪击毙了桥头上的日机枪手
部队像狂风一样席卷过去,拔掉“钉子”,这次战斗后,杨良平在团里有了”神枪手”的美称
“36师官兵虽数度向这座桥发起冲击,但因缺乏战斗经验,加之山炮营尚未到达,无炮兵支援,几百名士兵在桥头壮烈牺牲,进攻受挫。”杨良平回忆
战斗持续到傍晚6时,日军阵地没有拿下,以36师的伤亡惨重告终。清点战场时,在短短5个小时的战斗里,36师死了XX年12月13日黎明,太阳照常升起
这天,日本军攻陷南京,并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行动
这天夜里,杨良平一觉醒来后,发现一个连的100多号兄弟,全不见了。杨良平从街边爬起,睁开蓬松的双眼,发现日本鬼子已经进城了
看到距离自己100多米外,一名日本鬼子正对平民开枪。他用墙体掩护,杀死这名日本兵后,向城外逃走。逃出南京城后,沿着长江边一路往西跑
“远远望去,江面上死去的人像鸭群一样,密密麻麻。”他意外碰到自己部队
一个月后,很多士兵在武汉从广播里听到了日本兵屠杀南京城的消息。那一日,多名江苏籍士兵掩面痛哭
杨良平的部队在武汉被整编
1942年春天,杨良平所在的36师106团,因伤亡惨重,被整编的71军88师XX年4月下旬,蒋介石签署了《中国远征军怒江作战命令》,作战部队拉开滇西大反攻的序幕
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上将,下辖第十一、第二十两个集团军及直属特种兵部队,先期兵力10万人,向怒江前线集结
杨良平作为远征军的一员,在生死中见证了战斗胜利,并活了下来
国民党军展开了中国远征军中三大战役中的松山大战
松山,位于横断山脉南麓,海拔2000米。雄峙怒江西岸,扼守滇缅公路惠通桥要冲,宛若一座天然的桥头堡
自从1942年日军长驱直入占领怒江西岸之后,松山的战略地位就变得尤其重要。它掌握着怒江战场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还与腾冲、龙陵形成掎角之势,互相呼应
杨良平的部队就是从保山前线开往松山战场的
国民军第八军接替28师继续攻击松山,兵力7个半团及军直属队,共计3万余人
杨良平所属的71军88师作为国民党军队中的王牌部队,任务是从侧面夹击进攻守山日军。“进攻部队伤亡惨重,战事推进以米为单位,双方再次进入胶着状态,今天你抢占了这个山头,明天他们又抢回去。”说到战时的惨烈,杨良平沉默不语
“一场战斗下来,有两个团人员所剩无几,几乎全部打完了。”他描述,人死在战场上也不埋,没人来管。站岗的士兵走路都会有蛆往身上爬。在松山所有阵地中,子高地最为关键,工事最坚固,日军全力死守
杨良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