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街上的夕阳与朝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碑店街上的夕阳与朝阳

高碑店街上的夕阳与朝阳古旧家具进入大众消费领域,宣告着这个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这时,卖宅成了一部分人最后的暴利向往 在北京城东的通惠河边,挨着京通快速路,有个叫高碑店的村子。村里一条1500米的长街上,有XX年来到高碑店,是高碑店古典家具街的第一家商户,也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传统家具生意的个体商人 赵晓贝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赵晓贝是工厂的木匠,业余给国营工艺品公司修复收上来的古旧家具。当时只有外销,一套鸡翅木的八仙桌加太师椅,18块钱收来,300块钱卖给外国人;黄花梨不许出口,就用紫药水染红冒充红木出口 80年代初,靠着修理家具,赵晓贝一年能挣6000元,当他得知自己给门市部挣了30万的时候,就辞职走街串户收家具去了 当时他的货源地就在北京城里和郊区的农村,收购的价格极低,“就像捡东西似的”,收来以后就偷偷摸摸地拿板车拉了到使馆附近的六里屯去卖。到了80年代中,凡是文物局贴了“经文检”标签的古典家具都可以公开买卖了。摘掉了投机倒把的帽子,这个行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50块钱买来的箱子,能换100块外汇,等于185元人民币。赵晓贝的摊子最早摆在三里屯,很快就铺排不开了,后来又在朝外大棚等地辗转 经反复考察,他决定在高碑店落脚。理由有三:离外国人聚居区距离适中;所临通惠河,元代时曾是非常兴盛的漕运码头,有厚重的历史痕迹;加之附近有高压线,不能发展房地产 对他的选择,起先同行并不看好。赵晓贝有自己的办法,他把名片发到每一个大使馆,让外国人口口相传。“一家不成市”,老外来得多了,高碑店很快有了第二家、第三家商户,1997年前后发展到80家。那一年,赵一个月出手的家具上千件,月流水50万元 高碑店见证了赵晓贝和他的同行们的黄金时代。据通惠高碑店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杰介绍说,大部分商户来了以后就在此地扎根,像赵晓贝等第一批的商户现在都还在。目前,这里有XX年的主角。从1997年以后,硬木家具供货量开始锐减。XX年以来,总货源更加紧张。收来的大都是普通东西,还要根据人们的需要往实用里改。当真是三个月买不到一件精品,一个月挑不出一车货 对于街上大部分商户而言,现在走得最好的货,大多是售价在千元左右的中档货品,或者两三百元的小玩意。这些家什的历史在150~XX年左右,多以柴木(杉木、樟木、柚木及其它杂木)等寻常材料制成 与此同时,传统家具的最终消费者也有了很大变化。在第一代传统家具经营者看来,顾客成分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86~1992年,是外国人的天下;1992~1997年,中国人占了30%;1997~XX年,中国人比例不断增加,现已占到70% 普通人家的“老东西”和仿古做旧的“新东西”,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它们以适中的价格、盎然的古意,还有相当部分的实用性,吸引着许多准备装饰新居的白领、喜爱古典风情的都市新锐,以及追求个性店面的商户 这个群体的数量,从XX年开始增长非常显著,尤其是去年,据平均估计,现在已占到总顾客数的50% 在高碑店,收藏者们已经很少来了,与此同时,这里迎来了大众消费的春天 做新的,还是找旧的 高碑店种种迹象表明,在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之后,随着古典家具的日渐稀少,这个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 现在的市场上,普通柴木家具的需求量和供货量都是最大的。但对于商家来说,经营门槛低,恶性竞争严重,眼下靠这个挣钱还不容易 做新的,还是继续找旧的,“大家都在找自己的位置”。晓典藏的女店主殷晓棠说 设计是晓典藏的强项,做新的,就成为它自然的选择。XX年,殷晓棠裁撤了分布在市内高档商厦的6家分号,退守高碑店,把重心放在承接工程和样板间设计上 与“做新”相比,以生意为目的的“找旧”就更难了。家具难找,有些人就去找宅子。早在XX年初,苏州曾颁布《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准许国内外私人购买古宅,并实际卖掉了几处,后因引起争议而搁置。在上海,已经有商人从各地拆了几座古宅,集中恢复,欲搞古宅一条街。赵晓贝也准备如法炮制,地点选在北京宋庄画家村 然而,年代和性质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且建筑保存状况可供买卖、拆运的古宅越来越少见的 (高碑店古典家具村网站总经理李广才对本文有贡献)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