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亡人逸事》教学方案
《亡人逸事》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标:自主、个性化阅读鉴赏,初步实现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难点:在“不太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及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细节描写及其妙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 导入
苏轼《江城子》简单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这首词是一首悼亡作品。词作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用语并不华丽,却因其情真意切,感动了万千的读者,成为千古绝唱。
在我国文学史上,悼亡作品往往具有其特定的含义,专指悼亡妻子。这类作品,通常也是最催人泪下的伤感之作。不仅大词人苏轼有这样的一腔深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孙犁的《亡人逸事》也是这样一篇真情之作。
二、?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师:同学们都读过文章了,现在就请同学给文章四个部分各加上一个小标题。)? 明确:(一)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缘定
(二)看戏相亲: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初识
(三)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持家
(四)临终诀别: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临别
(师:文章分四个部分记叙了“亡人”生前的一些“逸事”。亡人,即孙犁的妻子;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在文章中,特别指生活中的小事情。)
?三、?文本分析
(一)讨论探究
(师: “亡人”是个怎样的人?文章四个部分是通过哪些逸事来体现的?)
1、(具体分析略)
勤劳:
质朴
礼教观念重:
善良
慈爱
(师:文章这样“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方法就叫做细节描写)
明确: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用于刻画人物,或点化肖像,或描摹神态,或描写动作,细致描写人物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个细小环节或举动,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师:文章就这样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生活细节,刻画出一个勤劳、质朴、善良、慈爱的典型的中国妇女的形象。那么现实生活中,他的妻子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补充:名人谈细节(课后练习)
2、“亡人”简介
她是“河北安平县黄城人,姓王”, (旧时农村妇女没有名字) 她算得上是贤妻良母。战争年代,孙犁在外抗日,解放后,孙犁又大病十年,家庭、孩子,可以说主要靠她照顾。她有10多年的糖尿病史,1965年2月,因糖尿病住院, 1970年4月15日,她因糖尿病引发心脏病而去世。她比孙犁大三、四岁,合乎“女大三,抱金砖”的老习惯。照这样计算,大概生于1910年。孙犁曾为她写下如下的话:青春远离,曾无怨言,携幼奉老,时值乱年。亲友无憾,邻闾无间。晚年相随,我性不柔,操持家务,一如初娶。知足乐命,安于淡素。其中,“知足乐命”有两事佐证:抗战时,有一天敌人进村,村里人都跑了,她正坐月子,跑不了。一个日本兵进了屋,她横了心,死死盯着他。日本兵竟转身走了。土改时,孙犁家因是富农,受到冲击,甚至拆房。她不在乎,还对拆房的人说:“你慢些扔砖啊,可别砸着我。”直到搬她的嫁妆时,她才哭起来。
十二年后,孙犁有悼亡之作《亡人逸事》。
3、写法小结
(师:通过这一分析,在写法上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认识一个人,要通过他的言行来认识。
2)、写真人,要有真事,可以是生活的琐事。
3)、写事,要注意顺序的安排。
4)、表现人物,要注意写好细节。
5)、讲究一点写法。
(对比:妻子回家诉苦和后来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作对比;从小只会做针线活不会织布与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作对比;小时候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与自己卖线卖布粜米作对比;背不动北瓜与背二斗高粱走三里路作对比)
(二)讨论探究
(师:通过细节可以品味人物,通过细节也可以品味情感。那么,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何可以看出?)
1、感激 愧疚 感伤 怀念
(具体分析略)
(师:斯人已逝,当作者满怀愧疚与不安之情来怀念逝者,把思念倾诉于笔端,写下这些“不太令人伤感的断片”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穿越时光,沉淀岁月的目光。“不思量,自难忘。”在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式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