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影响 (1)积极作用: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②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 3.启示 (1)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要注意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3)注意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革僵化的模式,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方法1 从斯大林模式的内涵角度命题。苏联的社会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等都是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命题时经常考查背景、内容、特点和评价。解题时要全面获取材料信息,抓住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方法2 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其后期的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如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等,这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解题时注意结合相关史实及历史教训分析。 [命题分析] 方法3 从综合链接角度考查中美苏现代化模式的比较。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世界现代史上三种现代化模式,三者之间互有借鉴。解题时需立足不同的国情,进行多角度分析。 1.(2015·课标全国Ⅱ,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 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2013·课标全国Ⅱ,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据题干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可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故选B项。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答案 B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第30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 课标提示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知识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 (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消极:不是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正确道路。它严重超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引发农民和士兵的不满。 『思考应用』 “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材料体现了什么措施?与哪一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对该政策的态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探究.ppt
- 【参赛】物理:4.1《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新人教版选修3-2)探究.ppt
-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4.10富有的是精神鲁人版必修4-副本探究.ppt
-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鲁人版必修4探究.ppt
-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苏武传鲁人版必修4-副本探究.ppt
- 《Excel_2007实用教程》探究.ppt
- 【测控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1.1.2淀粉、纤维素新人教版选修1探究.ppt
- 《Excel人力资源高效解决方案》探究.ppt
- 《excel中的计算和图表》探究.ppt
- 【测控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2.1.1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和食物的酸碱性新人教版选修1探究.ppt
- 《边城》李家连探究.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高中物理1.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第1课时)教科版必修1探究.ppt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1.2.2价格变动的影响探究.ppt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5.6电能的输送新人教版选修3-2探究.ppt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1章功和功率第4讲人与机械鲁科版必修2探究.ppt
- 《编译原理及实践教程》第3章词法探究.ppt
-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第三部分课时3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究.ppt
- 《扁鹊见蔡桓公》探究.ppt
-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课时1先秦探究.ppt
-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高考政治《选考总复习》必修1第2单元第6课时投资理财的选择探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