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pptVIP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研究表明,通过镇心安神,可抑制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镇静催眠,降低心率、降低血压等作用,从而减少心衰发作。 我院已设立心衰专业组,出版心衰专著一部,承担省科技项目一项。 慢性心力衰竭区域诊疗网络建立与规范化流程研究 (江苏省科技厅项目) 展望 慢性心衰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设备、新药品、新治疗方法的出现,给慢性心衰的治疗带来新希望。只要我们将遵循“基础与临床结合、中医与西医结合、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结合、治疗与管理结合”四个结合的原则,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价值将更加凸显,将改变目前心衰患者预后差及5年生存率低的状况。 (6)联合静脉滴注呋塞米和小剂量多巴胺(≤2ug/kg/min) (7) 提高血浆渗透压。(如血浆、白蛋白、浓钠) (8)降低腹内压。约60%的心力衰患者存在轻度的腹内压升高,研究表明,抽除足够量的腹水可以有效地缓解利尿剂抵抗。 (9)对于利尿剂抵抗患者,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利尿效果多出现于3天以后,以10天以后效果最为明显。 (10)超滤是利尿剂抵抗的最后杀手锏。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将超滤列为心力衰竭治疗的IIa类适应证。对于有容量负荷过重且对利尿剂无反应或抵抗的患者可能采用超滤的方法移除过多的潴留液体。 超滤适应症:①急性心衰伴高血容量;②血肌酐≥1.5?mg/dl或口服呋塞米80?mg无效。? 在以方法应用的同时,可联合中药,以改善利尿剂抵抗。 近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系统评价中医药干预利尿剂抵抗的心力衰竭(心衰)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指出,中药干预能够改善利尿剂抵抗心衰病人的心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并且安全性好。 中医药干预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病人的系统评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 第2期 | 董妍 马晓昌 高铸烨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100091 中国中医科学院 100091 利尿剂抵抗的中医病因病机 1.气虚血瘀 2.阳虚水泛 3.肺失通调 利尿剂抵抗的中医病位 病位在肾,与肺脾三焦关系密切。 利尿剂抵抗的中医治法 1.益气活血 2.温阳化气 3.宣肺行水 改善利尿剂抵抗的复方制剂 1、参附注射液(红参、炮附子) 2、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 3、温阳活血利水方(炮附子、干姜、桂枝、红花 、益母草、泽兰、茯苓皮、大腹皮) 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丹参、川芎嗪) 5、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子、大枣) 6、真武汤 (茯苓、白芍、白术、生姜、炮附子) 真武汤改善利尿剂抵抗机理 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作用,有降低血流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增加肾血流量等作用。真武汤中茯苓、白术、生姜有利尿作用。附子其主要成分消旋去甲基乌药碱具有强心作用,煎煮愈久愈显著。 配白术促进血液循环。白芍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的功用。 《伤寒明理论》曰:“真武,北方水神也,而属肾,用以治水焉。 四、中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优势 (1)整体观念与多靶点治疗 中医病因病机特点 中医认为心衰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水饮、痰饮。 心衰的病位在心,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西医对心衰研究的新进展 病理机制 现代医学对心衰病机的研究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展 到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心室重塑及心肌细胞凋亡等机制。 治疗 提出多靶点治疗的重要改变。即从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态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逆转心室重塑、延缓或阻止细胞凋亡 。 目的 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整体观点及多靶点治疗 中医认为治疗心衰必须运用整体观念来调补人体气血阴阳,不可只局限于心。 如刘坤申教授曾提出,小青龙汤是急性肺水肿的“消泡剂”。对左心衰患者肺部湿啰音较多者,可应用小青龙汤,因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随肺的宣发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和代谢。这一理念更好的诠释了整体观念在中医诊疗中的特点。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精髓。它对心衰病因病机等方面的整体性研究,更好的契合了西医学对心衰病理机制及多靶点治疗的理念,起到标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浪漫唯美-文档菜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