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第10课
(单元) 主题 项 链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技能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 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过 程
与方法 ◇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她的态度。
◇?分析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个人、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玛蒂尔德形象的理解,认识那个虚荣浮华的资本主义社会。
◇?接受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教材分析 重 点 ◇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作品内涵。
◇赏析本文的结构艺术。
难 点 ◇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前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即,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开始迅速地浏览即将学习的课文。
二、作者简介
基.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批斗现实主义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邦迪耶普小城附近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个商人,母亲颇有文学修养,他幼时受母亲的熏陶而爱好文学。
在卢昂中学上学时,受到他的老师、著名的诗人路易.布耶的指导,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1870年到巴黎入大学攻读法律专业, 1871年,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写作,得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指导。?1879年夏天,以左拉为首的6位标榜自然主义的文人,在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汇成《梅塘之夜》出版。此后,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涯。?1880年到1890年,是他创作的旺盛期,这期间他写成中短篇小说300多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性文章。1890年因病导致精神失常,于1893年7月6日在一所精神病医院去世。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俄)、欧?亨利(美)并成为“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法国现实,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和社会道德风气的堕落进行了揭露和嘲讽,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则予以同情和表彰。
三、整体感知
1、品析情节,体会情节的作用
1)小说以“项链”为标题,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小说原题是“首饰”。)
“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2)?小说在“项链”这条线索牵动下,都写了哪些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每一个情节)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识项链
3)?品读小说的重要情节
“失项链”是命运变化的转折点。作者对此有一段感叹,请找出。作者说: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段话很明显是针对“失项链”这件事而发出的感叹。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失项链”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结合文中的有关片断来谈)
明确:性格决定命运,情节的发展是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的。
孤立地看“失项链”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联系全文(尤其是前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如果她不去借,那么也就不会丢,但她的性格促使她要去借,即便这次不丢项链,也会有其它甚至是更惨的事等着她;另一方面,在晚会上的“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及后来的“赶快逃走”,在这种慌乱陶醉中丢失东西也是很合乎情理的。
4)其实,这篇小说中只有“失项链”这一个“偶然”吗?小说的结尾作者才说出这挂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尾“有些也出人意料”,它合理吗?前面作者有没有暗示?为什么不在玛蒂尔德去赔项链的时候设置一个情节,让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不用经受十年的磨难?
明确:一方面欣赏结尾的艺术,体会前面三处铺垫的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情节的发展对于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如果在前面就让她知道项链是假的,也就不能充分表现虚荣的代价,也无法表现作者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讽刺。情节的发展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丢项链 识项链
2、当然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原因,还有其社会原因:
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女性只有凭着美貌与风姿才可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的意识与价值只有在男人目光以观照下才得到承认。妇女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她们只是作为男性的玩物而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之中,遗憾的是玛蒂尔德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玩物式的生活。所以,以貌取人,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及上流社会奢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中职英语拓展模块(高教版)授课教案:Unit2 New words Speaking.doc
- 2016中职英语拓展模块(高教版)授课教案:Unit2 New words.doc
- 2016中职英语拓展模块(高教版)授课教案:Unit4 shopping 04.doc
- 2016中职英语拓展模块(高教版)授课教案:Unit4 shopping 01.doc
- 2016中职英语拓展模块(高教版)授课教案:Unit4 shopping 03.doc
- 2016中职英语拓展模块(高教版)授课教案:Unit4 shopping 02.doc
- 2016中职英语拓展模块(高教版)授课教案:Unit4 shopping 05.doc
- 2016中职英语电子教案:Unit 1My new teacher (第一课时).doc
- 2016中职英语电子教案:Unit 1My new teacher (第三课时).doc
- 2016中职英语教案(人教版)精选 .doc
- 2016中职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教案:我的空中楼阁.doc
- 2016中职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教案:荷花淀.doc
- 2016中职语文(人教版)基础模块教案:离太阳最近的树.doc
- 2016中职语文(人教版)拓展模块复习学案:《香菱学诗》、《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 2016中职语文(人教版)拓展模块教案:包身工02.doc
- 2016中职语文(人教版)拓展模块教案:包身工01.doc
- 2016中职语文(人教版)拓展模块复习学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 2016中职语文(人教版)拓展模块学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 2016中职语文(人教版)拓展模块教案:哈姆莱特.doc
- 2016中职语文(人教版)授课教案:员工守则(节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