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关铁、叶酸.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关铁、叶酸

一、红细胞寿命测定 【实验原理】 将标记放射性核素的红细胞注入血循环后,逐日观察其消失率,记录成活曲线,计算出红细胞寿命。 【参考值】 半寿期:25~32天 【临床意义】 1、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寿命缩短,约为14天。 2、再障:红细胞寿命缩短,约为15~29天。 一、红细胞寿命测定 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原理】 联苯胺在酸性溶液中和过氧化氢与血红蛋白作用可以生成氧化联苯胺并产生由绿至兰最后形成紫红色的一系列颜色反应。根据所呈颜色反应测定血浆中血红蛋白的浓度。 【 正常参考值】 F-Hb:0~50mg/L。 【临床意义】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加的血管内溶血的指征。Hb超过血流中的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便增加。如蚕豆黄、PHN、阵发性寒冷性Hb尿、冷凝集综合征及其它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管外溶血则可正常。 【参考值】 O.7~1.5g/L(70~l50mg/d1) 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临床意义】 各种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均有减低,以血管内溶血减低为显著。严重血管内溶血,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1.3g/L时,甚至可测不出。肝脏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血症等也可减低或消失。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固醇治疗、肝外阻塞性黄疸等可有结合珠蛋白增高。 三、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四、血浆高铁血红蛋白测定 【实验原理】 血浆中游离的Hb可被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再分解为珠蛋白和高铁血红素,后者先与血中的Hb结合,Hb消耗完后,高铁血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后者与硫化铵形成一个易识别的铵血色原,用光谱仪观察结果,于绿光区558nm处有一最佳吸收区带。 【参考值】 健康人呈阴性。 【临床意义】 溶血的严重指标。 四、血浆高铁血红蛋白测定 五、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 【实验原理】 当Hb通过肾过滤时,部分铁离子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沉积于上皮细胞,并随尿液排出。尿含铁血黄素是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其中的高铁离子与亚铁氰化钾作用,在酸性环境下产生普鲁士蓝色的亚铁氰化钾沉淀。尿沉渣肾小管细胞内可见直径1~3um的蓝色颗粒。 【参考值】 健康人呈阴性。 【临床意义】 提示慢性血管内溶血,尿中有铁排出。 五、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 六、尿卟啉检测 【实验原理】 尿中卟啉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经乙醚提取,于405处显红色荧光,从而可对尿卟啉进行定性检测。 【参考值】 健康人呈阴性。 【临床意义】 1、增加: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型卟啉病 2、卟啉类化合物检测对研究血红素代谢障碍有重要意义。 六、尿卟啉检测 (一)Coombs试验 【原理】 Coombs直接试验:将洗涤过的红细胞2%混悬液加入Coombs试剂,混和后离心一分钟促进凝集。如果肉眼或显微镜下能见到红细胞凝集,即为阳性,说明红细胞表面有不完全抗体或补体。阳性结果可见于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某些药物或疾病引起的免疫溶血性贫血。 Coombs间接试验:先将受试的血清加入等量5%适当的正常红细胞(rh阳性的o型红细胞),在37℃温育30~60分钟,以促使血清中的半抗体结合于红细胞上(致敏),将红细胞充分洗涤,以后同直接试验。如果红细胞发生凝集而正常对照(未经与受检血清温育的正常红细胞)不凝集,即为阳性,表明受试的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 (一)Coombs试验 【临床意义】 1.阳性可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药物诱发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某些高球蛋白血症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恶性肿瘤等。 2.此实验对免疫性溶血的诊断特异性较强而敏感性较差,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一)Coombs试验 (二)冷凝集素试验 【原理】 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存在冷凝集素,其为完全抗体属IgM,在低温时可使自身红细胞、O型红细胞或与受检者血型相同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凝集反应的高峰在0~4℃,等温度回升至37℃凝集消失。 【结果】 IgM冷凝集素效价(4℃)≤1:32 【临床意义】 病理性凝结集素存在时一般滴度≥1:256(4℃)。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该实验为阳性。效价可达1:1000以上。淋巴瘤、支原体肺炎、疟疾、流行性感冒等可引起冷凝集素效价继发性增高。 (二)冷凝集素试验 (三)冷热溶血试验 【原理】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患者血清中有D-L抗体,该抗体在37℃时不能与红细胞牢固结合,在20 ℃以下与红细胞结合,同时吸收补体,但不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