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 GCCCE2006 论文集
網絡探索WebQuest 的應用 在香港中學會考課程中地理議題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WebQuest: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WebQuest for theTeaching
of Issue-basedT
文可為 陳淳泉 余鴻展 葉笑嫦 李芳樂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香港 電子郵箱 wallaceman@.hk
摘要 香港中學會考地理科課程於2003 年進行大規模的改革 由以往以人 地和
境為骨幹的設計改為以主題 (thematic)和議題 (issues)作主導 對於教師而言 議題
為本的課程設計極需要給予學生思考探索的空間去主動學習 以往單向的知識傳授絕
不能使學生作出有深度的學習 更遑論以多角度觀 去探索議題 並能內化及 架出
自己的價值觀 故議題為本的課程設計對於教師的教學實是挑戰 本文嘗試以WebQuest
網絡探索的設計 應用在新地理課程中其中一個議題“全球暖化 誰負其責” 並探討其
成效及限制
关键词 地理課程 地理教學 議題為本 網絡探索 架理論
Abstract:The New syllabus ofCertificate
launched in 2003. The approach ofnew syllabus isdivided
Issues, It is a greatchallenge of the teacher forteaching
guidance
We would like to conduct a research about howeffectiveness
Issue part of New syllabus of Geography.
KeywordsGeography Syllabus,Geography Teaching,Issue based,WebQuest,
Scaffolding
1前言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議會於二零零三年發表新地理科課程指引 中
四至中五 新課程採用主題學習 (thematic studies)作為建構課程的取向 並由
主題 (themes)及議題 (issues)兩部份組成 “主題”1部份包括六個課題 主要是幫
助學生有系統地 取和建構基本的地理知識和概念 從而為學生在繼續進修提供穩固
的基礎 並使學生掌握主要的地理知識及技能 以應付日常生活上的問題和挑戰 “議
2
題” 部份則包括六個議題 用以培養學生的探究及思考技能 並提供機會使學生能把
所學的知識及技能 應用於日常的生活 境
對於教師而言 教授探索為本的六個議題實在甚具挑戰性 因議題是希望學生能
將在主題所學的基礎地理學科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通過一些具爭議性的題目培養
1 六個主題兩大範圍 (範圍一) 大自然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氣候 地貌與內營力作用 地貌與外營力作用
(範圍二) 我們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 農業 城市 工業
2
六個議題 人與 境互動作用引起的問題 — 氣候 常 自然災害 能源的抉擇 糧食與飢荒 可持續城市 水的煩惱
D-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 67
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 GCCCE2006 论文集
學生的探索及思考能力 要學生學習到以多角度 多層次 全方位的分析及評價事物
教師絕不能單以課堂的單向傳授做到 特別是在這訊息萬變的世代中 不同角色看同
一事物實在是會有不同的感受反應及相應行為 議題是希望學生能就不同人不同立場
中作出多角度的分析理解 使學生學會求同存 相互尊重的理想 學習能力高的學
生更能將之理解及內化 修正自己對事物的價值觀及態度 達到高階學習層次的出
網絡探索 (WebQuest)的原創者是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教育科技系杜博禮教授
Bernie Dodge“探索網站”是一種以探究為本(inquiry-based learning)的學習模式
讓學生運用資訊進行學習 透過完成指定的任務項目 附以教師以 架理論為設計骨
幹的學習過程 “探索網站”可以培養學生的高層次思維及協作學習 “探索網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