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O卷第6期 Vo1.10,NO.6
2008年 12月 Dec.2008
“者”由被饰代词转变为近指代词的可能性分析
刘 海 平
(1.华 中科技大学 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南理工学院 中文系,湖南 岳阳414006)
摘要 :吕叔湘认为指示代词 “这”来源于 “者”,王力对此提 出质疑 ;经考察,“这 ”来源于 “者”是有可能的。分析
了 “者”由被饰代词转变为近指代词 的可能性 。汉语史上 曾经 出现过 “VP者 ·s”这种语法结构,后来 “VP者
· S”内部重新分析,“者”由被饰代词转变为作定语 的近指代词 。
关键词 :“者”;被饰代词 ;定语 ;近指代词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3699(2008)06—0092—04
法。”_l。吕先生认为,“者”和 “这”语音上最为接
一
、 导言
近 ,而且早期 白话资料常常就用 “者”传写 “这”这
关于 “这”的来源 ,学术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观 个语词 。清儒朱骏声在 《说文通训定声》中就曾有
点 :①王力认为 “这”是从上古近指代词 “之”演化 过相似的论述:“今 者‘番 ’、者‘回’字,俗以 迎‘这’
而来 2跎【,梅祖麟[、太 田辰夫 等也持此种观 字为之。”王力对此提出疑问:“者‘’一向是被饰代
点 ;② 吕叔湘认为 “这”的本字是 “者”[ j;③周法 词 ,怎么能够忽然换了一个相反的位置 ,变为定语
高 、陈治文 ’等认为 “这”是 由 “适”字而来 , 呢?”l1l2志村良治 。 、叶友文 。等也有类似疑问。
“这”是 “适”的异体字 、简化字 ;④志村 良治认为 要证明近指代词 “这”来源于 “者”,关键是要
“这”的语源问题不应从具体的 “之”、“适”等特定 证明 “者”为何能 由被饰代词转化为作定语的近指
的字上去探求,而应从音韵上去寻找 ;⑤叶 代词。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本文试图解释这
友文认为,“这”的原始特性从古代任何代词 中找 一 问题 。钩稽汉语史上与 “者”关联 的语言事实,
不到前身,只能说明它是新生的 ,等等。 可推 “者”能由被饰代词转变为作定语的指示代词 。
概而言之 ,各派均 能言之成理,但亦 尚存阙
二、“者”由被饰代词转变
略。例如 “王力说”。王先生主要考虑 了语法功能
为近指代词的条件
的继承性 ,“之”在上古有作定语的用法,跟 “这”的
句法位置一致 ,所以他认为 “这”是 由 “之”转变来 (1)汉语从上古到近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
的。王先生的说法不是没有问题的,“之”作定语 词序方面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例如上古汉语的
的用法两汉以后很少见到,而 “这”是唐代产生的, 大名冠小名词序到汉代以后 日趋式微,逐渐演变
中间有几百年的间隔 ,衔接不上。 为小名冠大名;再如汉代时处所词在 VP后作补
吕叔湘先生也谈到过 “这”的来源问题。他指 语很普遍,到了南北朝时处所词居 VP前作状语
出:“这这个语词 的 本‘字 ’,大概就是 者‘’字。者 又很常见,等等。受这些语言现象的影响,“者”由
在古代本有指示 的作用 ,如 仁‘者 ,人也 ’,杀‘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4'-bpyH2]5H2[α-P2W18O62]2·4H2O的合成与结构表征.pdf
- [Co(phen)3]2[PMo12O40](OH)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pdf
- [(C6n5NO2)Pr(H2O)4](CrMo6O24H6)·(C6H5NO2)·2.5H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pdf
- [Ln(TOv)(phen)(NO3)]·2H2O的合成表征与热分解动力学.pdf
- ^60Co-γ辐照处理对绿莴笋种子的影响.pdf
- ^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pdf
- “2+2”模式下如何营造通识教育氛围工作——基于陕西师范大学文科基础教学部教学管理实践的思考.pdf
- “4347”语文创新教学实验方案.pdf
- “AB-AB”格式嬗变考察.pdf
- “CROSSXSPORT”、“LAYANA”个性凸显强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