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第四纪化石的新发现及其在地层学上的意义.pdfVIP

凌源第四纪化石的新发现及其在地层学上的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lO卷第3期 辽宁师专学报 V0I.1ONo.3 2008年9月 JournalofLiaoningTeachersCollege Sep.2008 【化石研究】 ● 凌源第四纪化石的新发现及其在地层学上的意义 马金厚 ,张立军 ,傅仁义。 (1.凌源市教育局 ,辽宁 凌源 122500;2.辽宁省化石资源保护管理局,辽宁 沈阳 110032; 3.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1) 摘 要:辽宁省凌源市沟 门子镇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其埋藏地层为棕黄色亚粘土含角砾层,化石残 碎,经初步判断该地点地质时代为新生代晚更新世晚期,这是迄今在凌源境 内发现最早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 在辽西新生代地层划分和时代对 比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洞内发现的灰烬层为在大凌河流域寻找古人类遗址 提供 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凌源;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层对比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5688(2008)03—0103—03 1 化石地点及标本情况 2008年5月笔者在凌源市沟门子镇山坡顶部洞穴中发现一批第 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见图1~11),后经简单 清理发现至少包括5个种属的动物,因化石保存不完整,严重破碎,很难鉴定到种 .化石地点位于凌源市沟 门子镇胡林子村东阳坡山顶处,北距凌源市65l ,地理坐标Ell9。40,N40。42,海拔高度 6501Tt,山体基 图1沟门子镇洞穴远景 图2沟门子镇洞穴近景 图3灰烬层 图4斑鹿股骨近端 图5斑鹿趾骨 图6斑鹿脊椎骨 图7斑鹿胫骨 图8鼢骨左下颌骨 图9食肉类髋骨 图10羚羊前臼齿 图l1野牛距骨 收稿 日期 :2o08~08—10 作者简介:马金厚 (1961一),男 (蒙古族),辽宁凌源市人,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古生物化石方面研究 104 辽宁师专学报 2008年第 期 岩为寒武系硅化灰岩.现存洞 口高2.5m,宽 2.8m,洞 口方向南偏西 ,洞内洞壁和洞顶崩塌严重 ,地表 裸露大量碎石角砾 ,最大砾径 0.7m,洞 口向纵深处倾斜 ,化石 出自棕黄色亚粘土质含角砾层 中. 化石标本情况如下 : (1)鼢鼠(Myospalaxsp.):左侧下颌骨 1件 ,只保留门齿,呈铲型,齿根弧形,延伸到齿槽 内的角突处.臼 齿均残缺,犬齿和前 臼齿退化 ,臼齿与门齿之间形成齿缺 ,这是东北晚更新世常见动物 . (2)獾 (Melesmeles):仅发现的一种食 肉目动物 ,为下裂齿残片,从裂齿 (M,)下后尖和下前尖外壁的齿 皮形状推断可能是獾下裂齿.另一件右侧髋骨保留髂骨和耻骨大部分 ,髋臼窝完整 . (3)斑鹿 (Cervussp.):上 臼齿 (M )1枚 ,齿冠面呈方型,左右宽大于前后长 ,嚼面磨蚀甚严重 ,已呈凹 状,保留3个齿根 .下前臼(P,)1枚 ,残碎 ,齿带明显 ,齿冠呈新月型,冠面各齿尖点锐利 .股骨上端保 留半月 形股骨头、股骨颈和大转子,自转子间嵴处断裂,股骨头略高于大转子,股骨颈部狭窄程度不明显,最大直径 32mm.胫骨近端保留 自胫骨粗隆上端关节面,外侧髁至内侧髁长 71mm,粗隆面呈三角形 ,内外髁间隆凸明 显 . (4)野牛(Bisonsp.):发现一件完整距骨 ,只能定到属 . (5)普 氏羚羊(Gazellaprzewalskyi):下 臼齿一枚 ,只保 留一半 ,冠面长形 ,有高而尖锐 的附尖 ,齿根较 长,外壁元纵棱 .这件标本与鸽子洞的普氏羚羊下 臼齿形态相似 .普 氏羚羊定名最初 由动物学家 Bfichner 根据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